第四百三十一章这是想要调戏她?!

除了手上的分红,再重要的还在于,他们在农庄吃不用自己的,住不用自己的,每个月两公婆加在一起快有一百块的工资。

没错,现在这些跟着王秀英来这里创业的夫妻全都涨了工资!

自从农庄开办农家乐以后,眼看着家农庄的收入多了,大家人也辛苦了,于是王秀英与张青杨、马爱国商量以后,决定给大家涨工资。

工资的涨幅还是挺大的,现在他们已经赶超了城里那些普通工人的工资。

依然是张青杨最高,马爱国次之,大家的工资虽有差距依然没有拉得大过。

像吴林平和方明玉、彭建军和陈玲玲,这两对夫妻算是六对夫妻中总工资最低的,两夫妻加起来也有九十元。

张青凡和许月茹、陆志高和蒋凤仙,这两对夫妻分别是九十五元一个月,这多出来的五元,是许月茹和蒋凤仙在地里的活之外,还要负责农庄记账的额外报酬。

马爱国和林秀华的月收入恰好一百元,这是因为马爱国的工资比张青凡等人高了十元。

张青杨和苏琴夫妻是六对夫妻之中最高的,不过也只比马爱国夫妻高了十元,却比最低的两对夫妻高了二十元。在这个年代别说二十元,五元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差距。

不过让王秀英觉得欣慰的是,六对夫妻对重新调整的工资并无异议,个个都是诚心诚意绝对赞同。

这次分红之后,原本留给部队方的股份,部队方并没有接受,因此这一部分红利将滚入农庄的总股本。

随着农庄总股本的变化,王秀英特地向大家提出重新调整大家所持农庄股份的建议。

现在大家手上都有了一定的资金,难保有人愿意将资金投入农庄的扩大再生产,这种时候适当调整股本也是一种趋势。

王秀英首先向大家申明,她与王秀诚不准备投入更多的资金,也就是说王秀英在明溪农庄的投资依旧是最初的两万五千元。

各自问题的结果,张青杨、张青凡各追加五千、马爱国追加六千,吴林平、彭建军和陆志高将总投资追加成五千。

如此一来,张青杨、张青凡和马爱国的总投资都是一万,王秀英姐弟依然是明溪农庄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股东。

虽然股本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农庄的基本模式依然没有改变,七个家庭将共守承诺,捻成一股绳,共谋农庄的锦绣前程。

除了将明溪农庄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让王秀英觉得最欣慰的还是林氏商场的兴盛。

如今的林氏商场,虽不能说商品琳琅满目,在y县也算是头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