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马爱国对于新农庄的运行模式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对于几位战友能有几位会跟着他们继续创业心里还是有底的。
杨道:“除了陈东,其他人没问题。”
对于陈东不能再与大家一起创业,王秀英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陈东的情况与大家不同,此人是杨几位战友中年龄最小却是家境最优的一个。
不仅如此,陈东还是家中独子。
当初陈东的父母之所以同意身为独子的陈东去当兵,是被陈东闹得实在没有法子才不得不同意他去当兵,美言之去部队锻炼。
陈东比杨晚一年当兵,自然也要晚一年退伍。
原本依了陈东父母的意思,退伍后就安排陈东结婚,却没想到陈东给父母留了封信,自己跑清溪镇跟着杨种菜来了。
这一种就是一年多,这次回家过年,陈东知道再没有借口出来,因此在离开清溪镇之前十分无奈地给杨留了话,让杨他们别等他,至少近几年他是出不了家了。
陈东是父母年近四十才生下的儿子,因此陈东的父母年龄都大了,最重要的是他的对象年龄也不小了,也是该他回去结婚成家开枝散叶的时候了。
除了陈东,其他人都是结了婚有了孩子,而且家里大多与杨一样,上有兄下有弟,无需他们留在家乡留在父母身边。
“不对,不对,还是朱飞。不提这事,我把朱飞的事给忘了!”马爱国突然用力拍了一把自己的脑门:“朱飞回家没两天,他老丈人出了车祸,让人捎信给我,他也没法子出来了。”
“啊,很严重吗?”杨吓了一跳连忙问道。
“挺严重的,好在命保住了。”马爱国与朱飞家离得并不算远,得了朱飞让人捎的口信,专门跑去探望了一番,也亲自确认了朱飞无法再成行。
“其他几位没问题?”一下子少了两个人,王秀英就得对农庄的股本重新故算,所以确定农庄最初的人员十分重要。
虽然王秀英对股份有限公司的构建并不十分在行,不过比起杨他们心里还是有数得多,当然为此她也查找了一些资料。
虽然这个年代国内股份公司这种模式还不太完善,不过国际上可以参考的资料还是不少,上了大学查找资料比起在中学时不知要方便多少,再说q大作为国际知名学府,图书馆的资料不要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