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完了水田,再把油菜和头年种的土豆收进来,补种上玉米高粱一类的粗粮后,日子也到了端午节了。()
罗白宿特地告了假,回来陪家人过端午节,顺便也要向罗老头告知去上京的事。
为此,方氏特地去肉铺称了一斤肉,又将新采的槐花蜜装了一小罐子,拎了几个自家包的粽子,一家人就去了罗家老宅。
进门的时候,刚好碰见姚氏和马三婆在吵架。
姚氏说:“好你个老乞婆,我好吃好喝的招待你,你尽弄些歪瓜咧枣来糊弄我,我家宁宁才十五岁,黄花大闺女一个,你看看你给我说的那都是些什么东西?不是家里穷得稀粥都喝不上的,就是年纪大得都能当她爹的老不休,你那是什么心肝?你给我早点滚,那些茶水我就当喂进狗肚子里了!”
马三婆被骂得也有些火起:“你还当你家是什么好人家啊!谁不知道你姚金花苛刻长子长媳一家,将人身无分文地赶出了家门,还上衙门告他!你这样的恶妇,正经人家谁敢跟你结亲啊!也就那齐家老闺女,又泼又抠,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一个了,才肯给你家做媳妇。哦,现在还说不好到底谁到谁家做媳妇,你家那小秀才,都住到岳丈家里,做了人齐家的入赘女婿了,你还端着秀才娘的架子呢!我呸!”
做媒婆的就是靠一张嘴吃饭,马三婆那张嘴不光会忽悠人,骂架那也是十分厉害的,一连串狠话说下来,都不带脏字的,偏生又往姚氏的心窝里扎,气得姚氏操起院子里的大竹扫把,对着马三婆劈头盖脸地一顿乱打:“你给我滚出去!”
马三婆左躲右闪,还是被姚氏打着了好几下,出了院子后,对着罗家的大院门骂道:“姚金花你也不用得意,这十里八乡的媒婆都知道你是个什么货色,新媳妇才过门,就想图人家的嫁妆,好在你那媳妇也是个泼货,没让你占到便宜,你跑到万牙婆那里吵闹,这事人人都知道了,除了我,哪个媒婆还敢踏进你家大门。你家的姑娘啊,你就留在家里给自个儿养老罢!”
说完,朝着罗家大门再“呸”了一声,然后扬长而去。
罗老头正好从地里回来,听到姚氏和马三婆的叫骂声,不由黑了脸,进门对着姚氏道:“你这个婆娘,一天到晚不生点事你心里就不舒服是吧?!”
姚氏也是一副气得要死的表情:“那个老乞婆自己讨骂,我让她给宁宁说亲,她尽给我找个破落户,我今天骂了她还是轻的,以后她要是敢再朝我家门前过,我见一次打一次。”
罗老头看她越说越不像样,提高了嗓音:“够了,你还嫌不够丢人吗?进屋去!”
等姚氏进屋后,罗老头这才招呼罗白宿两口子道:“大郎今天回来了?”
方氏道:“昨天晚上到的,因为太晚了就没有过来,这不,今天过节,我们就过来看看你们二老。”
罗老头十分高兴地道:“先进屋去。”
罗天都便跟着罗老头进了堂屋,姚氏还坐在凳子上生闷气,边上有一个筲箕,里面是泡软了的糯米,边上还有几把粽子叶,想来刚才姚氏是和马三婆在包粽子。
罗白宁难得地规规矩矩地坐在边上。
姚氏刚才和人吵过架,罗天都可不想触她霉头,就喊了一声“奶奶”,再没有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