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好好好,你最厉害

重生纺织厂花 秋十八 2392 字 3个月前

听说史培军家居然有这么多亲戚在教育系统, 而且还都是大大小小的领导,何小曼倒琢磨出一个新思路。

史培军所说的那几个学校, 都是c州的重点中小学。这几年夜校热的背后, 一定程度上也是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所推动,而在这渴求背后,更有现实利益的考量。

其中尤其重点的一点,是彼时人们的社会身份有一道很分明的壁垒,初高中毕业通过招工渠道进去的叫工人, 大中专生分配进去的叫干部。一个档案归劳动局, 一个档案归人事局,在身份上就已经有了隐隐的你高我低。

虽说考大学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但千军万马从来都不会在半途溃散,他们一路厮杀, 其状惨烈,比拼的有天资, 更有勤奋。

在后世,有一种让老师见了两眼放光、学生见了咬牙切齿的东西,就是以《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为首的教辅大军。但八零年代比较质朴,还停留在基础学习, 没有这些“磨人的小妖精”。但没产生不代表就没市场,更不代表学生不需要。

就算学生们嘴上喊着不要不要,真正积极进取的勤奋孩子, 身体还是会很诚实的。

何小曼就在琢磨这个。

当然她的初衷并非要折磨学生, 而是要给那些正寻求突破的孩子提供更多更全的学习资料。

没有网络, 没有电脑,这些资料哪里来?

请有经验的教师汇编啊!

这汇编教学材料,就不是简单的印刷厂可以独立承担的工作了。必须由教育部门作后盾,这样才能请得动那些高级名师。何小曼原本从来没有想过这一招,那是因为她不知道史培军家居然有这么多资源。但现在见识了,放任资源不去用,就有点可惜了。

毕竟你现在不上劲,等市场反应过来,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实验班》和《压押题》蜂涌上市。

市场面前,清高不顶用,要的就是领先一步。

所以,培优印刷厂是否有可能做成培优教育文化集团呢?

再一次见面的时候,何小曼把这想法跟史培军一说,史培军直接就笑掉了大牙。

“我这么个作业都要靠抄的人,给人家编学习资料?我的天哪,给我十个胆,我也不敢这么想啊!”

“哪里要你编,你要做的是组织!”

“组织也够呛啊,你说那些老师起码要请到骨干以上吧,我这三门功课加起来都不到一百分的渣渣,那些老师还会搭理我?”

史培军笑得整了整皮夹克,似乎皮夹克都笑歪了似的。

“反正这目前还是个设想,马上春节,你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总要去拜年吧……”

“都是他们来我们家拜年。”史培军乐呵呵地纠正。

好好好,你最牛掰。何小曼不跟他计较,继续道:“来你们家拜年的时候,肯定就会说到孩子的学业啊事业啊,你这个时候就可以趁机跟他们谈谈印刷考卷和学校教辅的事儿。”

“这个我在行啊,他们都最疼我了,这两年来拜年,都夸我脑子灵,会做生意。不瞒你说,我们家还算书香门第呢,就出了我这么一个做生意的,你就说打不打眼,你就说厉不厉害。”

好好好,你最厉害。就是有点匪夷所思,书香门第的基因在他身上就一点点都没有体现出来。

“把你的厉害劲儿施展施展,先从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入手,顺利的话,开学前就可以给他们印印入学小册子之类了。等关系建扎实了,就可以再发展教学资料的汇编。回头我会把计划书写好给你,你一定要多看多理解,吃透消化。但我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你得找一个你最信得过、且在教育系统有影响力的亲戚,请他看看这份计划书,一起来出主意完善。别的不说,重点中学的各阶段测试、期中期末考试、高三模考,这些试卷都可以归类成册,作为全市的教学活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