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老人常说老糊涂了, 老糊涂了,你可千万别当真。

事实上, 老人们精明着呢。

老人家活了一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就你那点小把戏?他们会看不破?

之所以常说老糊涂了,那是他们愿意在你面前装糊涂。

以前赵母一听王梅芳哭穷就急三火四的掏钱补贴, 那是她老人家心里乐意,高兴给钱宠孙子。

可是, 你不能把老人家乐意花钱宠孙子的态度,当成理所当然, 天经地义的提款机啊。

“呵呵”王梅芳干巴巴的尴尬笑着。

没得到想要的效果, 适得其反的被将了一军,让她瞬间有种说不出的失落滋味。

“你家爱勇呢?你们两口子不是准备送他去部队吗?定好时间了没?”赵母对孙子的关心和疼爱是真心的。

她摇着头,冷眼看着白白嫩嫩的王梅芳, 光是自己长得好看, 能生养却又不好好培养孩子成才, 有什么用?

放任十五六岁半大小伙子在家里, 成天在村里游手好闲的吊儿郎当。

“定了,等过完年, 出了元宵节就送走。”不提这事还好, 一提起把儿子送到部队去吃苦,她就牙狠狠的暗怪赵国生吃饱了撑着,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管到她家去了。

过两年他儿子就可以成家立业,她就可以懒散的等着抱孙子了,偏偏他多嘴, 有的没的跟赵宏生说了一大堆她不以为然的大道理。

结果,第二天,赵宏生拎着东西去二大爷家串门了,下来死决心要送大儿子去部队当兵了。

头一次,王梅芳厌恶朝中有人好办事的方便,也不知道二大爷谁打了个电话,她大儿子进部队当兵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从头到尾就用了一天时间,这事快得令她有些猝不及防,想拖延时间来其他办法给大儿子找个工作的时间都没有。

主动托二大爷定下的事,她可不敢有贼胆去撺掇着反悔,除非他们一家不生活在赵家村了。

“当兵好,让爱勇在部队里好好听首长的话。”由本家二大爷出面打了招呼的事,不论分到那支部队,赵母都很放心的,二大爷总不会害自家孩子。

刘兰秀:“……”孩子离开她身边去当兵,也不知道要在部队里待几年,吃什么苦,好什么好?

“哼,你懂什么。”赵母哪里看不出她脸上那点不乐意。

愚蠢,二大爷是什么人?上过战场,杀过鬼子,又跟国民党干过架,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他认识的首长多了去了,随便把他扔那支部队也比带着赵家村种地强。

想不去当兵也可以啊,有本事学老二家的孩子啊,要么学一门吃饭的手艺,要么努力好好读书。

两者都不沾边的人,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还不死死抓住,还在那里生闷气的埋怨。

赵母在心里鄙视目光短浅的老三媳妇,她忘记了,一开始听到孙子去当兵,她也是不情愿,不高兴的。

在赵父狠狠对其一番妇人之仁的教育之后,又把利害关系挑明,她才恍然大悟的明白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