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有了亲朋好友和村里人的齐心协力, 不出十天,九间崭新的砖瓦房起好了。小说

赵国生现在还记得, 当时房子完工以后,王母喜极而泣的站在屋外,老泪纵横, 煞是吓坏了一群人。

临走时,赵芬娟神秘的笑着把赵国生拖到无人的角落, 一脸认真严肃的从裤兜里掏出一张借条。

很是为难的赵国生哭笑不得,硬是不愿意收。

赵国生心想, 自家姐姐, 借几百块钱,用得着打欠条吗?太见外了。

可是,赵芬娟态度坚决, 要是不收, 她不依不饶的跟他讲述亲兄弟明算账才能不伤感情的死板。

最终, 赵国生败在她那喋喋不休的固执下了。

捂, 谁能明白赵国生这种古怪的感受,借钱出去, 被人逼着收借条?不收, 人家还不乐意。

忙过上林村赵芬娟家起房子的事过后,时间已经悄悄迈入十二月份了,宛然入冬,心疼自家男人的刘兰秀理所当然的不再允许赵国生下塘下田捉泥鳅,黄鳝了。

秋风送别, 寒风迎冬。

初冬像一位冷艳高贵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在人毫无准备之下,送来了阵阵凛冽的寒风。

今年的初冬特别冷,向池塘边的柳枝看去,大部分的叶子变成黄色,失去了往日绿色的生机勃勃,偶尔反抗性的拒绝着寒风,挥动了一下枝条,很是萧条和寂静,就像此刻裹着厚棉衣的赵国生。

就一个字,冷,说不出的冷。

好像只有这种偷袭,突如其来的冷,才能彰显出她的出场一样。

那么引人注意,那么与众不同。

“国生,刚才爱华跟我说,过完年后,找个合适的时间安排巧儿和我们见面。”刘兰秀搓着手,哈着气,一丝不苟的严肃说。

心里惦记已久的未来儿媳,刘兰秀嘴上不催促,毫不在意的放任其流,实际上,她期待这一天,期待很久了。

久到,恨不得马上能抱软绵绵,呆萌萌的上孙子。

同时,刘兰秀的心里的矛盾的,纠结自己是否会喜欢这个素未谋面,却已如雷贯耳,把她儿子迷得找不到北的未来儿媳妇。

婆媳婆媳,婆在前,媳在后,左右为难的儿子夹在中间,万一她看不顺眼未来儿媳妇,跟她相处不来,苦的还是儿子。

“这是好事啊,你不是一直想巧儿吗?”赵国生装着事先不知风声的惊讶表情,笑着说。

“好事倒是好事,我就怕……”就怕两个人合不来,刘兰秀对未来儿媳妇的第一印象不太好。

“怕什么?你是婆婆,只有儿媳妇怕婆婆的,没听说过婆婆怕儿媳妇的?”明知故问的赵国生,很会忽略性的偷换概念。

“也是,我怕什么?”忽然想明白什么的刘兰秀笑着反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