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刘芳晓还是决定学习英语, 至于自己爱好的文学, 这将是她一辈子的爱好,纵然不系统的学习, 热情也不会退却。
儿媳妇成绩这么好,不仅仅考上了本科, 还是一中的第一名, 这么好的成绩, 蒋家自然得办酒好好庆祝庆祝。这不, 刘芳晓志愿填报好了之后, 蒋家就定了七月二十八这一日办酒请客。除了家里的亲朋好友, 还请了刘芳晓的授课老师一起过来热闹热闹,除此之外, 蒋爱国还请了镇上王主任夫妻,张老师当初帮了不少忙,补习的时候也很照顾刘芳晓。
虽说酒席是在家里办的,但是老师们都很赏脸的过来了, 还有从县里边过来的,一个个脸上笑容喜悦,见着刘芳晓也道她考出了该有的水平, 以后到了大学更要好好学习, 争取为国争光。总归这个时代的人,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建设祖国,缩短与发达国家之前的差距。
刘芳晓听了连连受教,不过到底高考完了, 老师们也不过是意思意思说两句,而后就被张萍一脸恭敬的给迎到了屋子里主桌上坐了下来。
这一天愣是比正月里蒋爱珍结婚还要热闹好几分,除了跟张萍断交的四妹五妹亲爸亲妈,其他亲眷都拖家带口的过来了。
几个妇人坐在院子的竹床上说着话,看着张萍笑容满脸的在那里忙来买去,颇为羡慕道,“再想不到这老蒋家如今有这种出息。以前大家伙儿还都讲老蒋家一家子没本事呢,大儿子虽然老实,但也没啥大本事,二儿子更是滑头,就是个吃闲饭的。你们再看看,如今人家蒋家,咱们就是开着车子追都追不到了。他们家这个二儿媳妇娶的好啊,自打这刘芳晓嫁了进来,愣是把蒋爱国给旺起来了,自己也成器,是个女状元不说,如今还有了孩子,我看啊,八成是个儿子。”
“可不就是,刘芳晓那面相一看就是个旺夫的。”众人七嘴八舌的将蒋家上上下下轮番夸了个遍,只恨自己家当初怎么没看出来刘芳晓这旺夫的面相来,早知道这样,怎么着也得弄回去做自家儿媳妇去。他们家那小子虽比不上现在的蒋爱国,但是跟之前的蒋爱国比,那是半点不差的。
妇人们坐在院子里,磕着瓜子儿,一伙儿围成团坐着,眼睛时不时扫几眼蒋爱国家里的人,心里那个羡慕奥,羡慕的连说酸话的兴致都没了。
来吃酒的妇人最爱扎堆聊着蒋家的事儿,那男人们就比较含蓄了,虽然心里头也羡慕蒋家儿媳妇考的好,两个儿子出息,不过也就刚进门见着主家的时候客套几句,等一帮人坐下,谈的基本上就是家国大事儿了,主席过往的政策也被大家拿出来评价评价。‘
至于被大家夸赞的女状元,则躲在自己屋子里,不好意思出门,实在是家里长辈们太热情了,夸的她都不好意思了,故而方美云,蒋爱珍,以及表姐堂妹等年纪差不多的姑娘在屋子里头说着话儿。屋子里头还有小孩子爬上爬下,好在有蒋爱国之前做的木头玩具在,不然这几个孩子能将家里屋顶给掀了的。
年轻姑娘们虽然佩服刘芳晓的成绩,但是她们也很清楚自己根本做不到刘芳晓这样,学习是一个看天分的事,她们就是累死也不一定能考的好,而且相比较看书识字,她们还是希望能嫁个好人家。所以一帮年轻人在一块儿,讨论的最多还是衣服啊鞋子啥的。比较好奇的是县里跟市里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卖衣服的店是不是特别多,特别大这样。
刘芳晓就稍微说了下市里的情况,道路是平整的,商店是齐全的,就没买不到的东西。对了,衣服不仅好看,有的比镇上还便宜,不过也有不好的,住的没自家自在,在外头都是不认识得人,也说不上话,时间久了,就憋的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