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在杨玉明的工坊里呆了两天没露面,只为了看看杨光的技术如何。被他给了冷脸的张东城带着准备好的资料,拉着丁海峰一起才敢来看他。
“资料都准备好了,连老丁的展区也一块办好了。”张东城果然是人精,认真办起事来还是挺靠谱的。
赵林拿过资料看了一眼,对丁海峰说道“赚钱的感觉如何,不比搞研究差吧?”
机器设备、原料人力都不缺,只是做一个电风扇的话,对丁海峰来说太简单了。所以这家伙不甘寂寞的把洗衣机、热水器之类的也都给做出来了,只是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生产,不过赶上广交会还是没什么问题。
和张东城的衣帽生意比起来,电器的利润就大多了。
“这些东西太简单,做着没意思。”丁海峰很不满足道“忙完这一阵,我准备找个学校合作,把压缩机给搞出来,这样就能生产空调了。”
赵林道“不要这么着急,光是建厂房也要一段时间,你跑这么快谁跟的上啊。”
“一点儿也不快,人家几十年前都做出来的东西,咱们却连见都没见过,实在是太丢人了。”丁海峰摇头道。
他在搞生产之前去香江呆了几天。看到那里像电风扇、洗衣机、空调、电饭煲、热水器之类的,普通老百姓大多都已经用上了,这边的老百姓却大多见都没见过。
觉得好没面子。
然后买了一堆东西回来,捣鼓没几天就觉得这些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好像自己全都能做。
这时候才觉得赵林说的有道理,高科技虽然重要,但是能改善普通百姓生活的这些东西,也是要有人来做才行。
水平比他高的大有人在,但是比他更适合做这件事情的人却没有几个。因为赵林为这件事做了充足的准备,原材料、厂地、技术人员、资金随时都能到位,只等他来主持生产了。
首先电风扇这种随便拉几个技术员就可以做的,直接就上马开始生产。
因为用的是计划内的材料,所以一台电扇的成本全部加起来不过七十多元,但是市场售价却足有二百二十块。给销售商留出三十元的利润,一台也能赚到一百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