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向华还在明远身边的时候,就总是承担着帮明远“送钱”的角色。后来向华离开,明远依旧会让张宋两名长随这么做,但是他与那两位没有那么亲近,有些事明远宁愿自己来做,所以他自己随身也会带着几串“零花钱”。

于是明远果断出手。

一串拴在一起的铜钱“呜呜”呼啸着,向墙头上一名弓手飞去。钱串子勾在箭簇上,撞断弓弦,随后带着那名弓手向后翻倒,“砰”的一声响,显然也是落在都亭驿院内,估计情况有点惨。

明远一下来了兴致,手中的铜钱串接二连三地飞出去他还从来没有尝试这样地“花钱”。

背后传来一声幽幽叹息,道:“远之,看来我还是低估了你!”

明远一偏头,正好见到蔡京正护着耶律浚向他这边靠过来。

此刻都亭驿前的场面完全陷入混乱:

一群大宋的百姓,和一群大宋的刺客弓手,正在为了一个辽国使臣而大打出手。

由于百姓们人数过多,场面又过于混乱,墙头上还剩的几名弓手持弓犹豫,不知是否该将手中的箭支射向完全不相干的人群。

明远完全预见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大宋能够有今日的成就,是因为文明的光辉始终照耀着这个时代。所以百姓不能坐视行凶,弓手也不能无故伤人。

如果整个社会放任无理由的暴行与不择手段的杀戮,那么他们与始终生活在黑暗中的野蛮人又有什么区别?

一念及此,明远忽听脚步声从另一个方向而来。

来人是一个中年美男子,眉眼秀逸,脸型却极其坚毅。眼神里透着超过常人的傲慢,是此人过目难忘的特征。

此人也穿着官袍,当此人出现的时候,都亭驿墙头上那些仅剩的六七名弓手齐齐转脸望过去。

明远对此人有点印象。

但混乱的现场已不容他上前见礼或是解释了。只见官袍男子伸手比了个手势。

墙头上的弓手顿时调转了长弓,箭簇指向地面,弓弦响处,四处传来百姓们的惊呼。这些弓手果断向都亭驿外的汴京百姓直接射击,甚至连伤几人,立即将百姓们惊散,露出明远、蔡京和耶律浚的身影。

但好消息是,都亭驿前长街的另一头,开封府的衙役正直奔而来,眼看要来此干涉。

明远见到那名官袍美男的手再次伸出,眼看着又要下令。

他急中生智,突然转过头望着街道尽头,一声大喊:“苏子瞻,你怎么来了?”

那官袍美男一怔,顺着明远的眼光看了过去,见到街道尽头空空荡荡,并无苏轼的影子,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上了当。

这人不是别个,正是苏轼在京中遇见了也要举起手中“便面”的章。

章此人相貌俊美,性格高傲自负,曾与苏轼是一对至交好友,但后来两人因为政见不同而反目。明远这么一声喊,足见苏轼在章心中分量之重。

但昔日友情分量再重,也不过于此时坑了一把章。

章刚刚意识到上当,想要转头回来时,一枚盛着菜叶的竹箩迎面飞至,扑在他脸上,里面还带着新鲜露水的菜叶糊了他一脸。

第288章 全天下

明远大喊一声“苏子瞻”, 骗过了章,让他瞬间分了神。

这时都亭驿跟前的百姓们散的散,跑的跑,地面上露出一枚小贩用来盛菜的竹箩, 里面的内容当然早已丢了个干净。明远急中生智, 抄起那枚竹箩, 就冲章面上扔去。

明远有“百发百中”道具卡加持,竹箩顿时将章整个儿罩住。

都亭驿房上的弓手们见状都愣住,但章之前的命令犹在,他们都只是听了两三个呼吸的工夫,弓弦声再度响起, 箭支依旧流星赶月一般,向他们两人所在的地方射去。

与此同时, 都亭驿大门敞开,早先那些被明远的“暗器”所中,摔落都亭驿院内的弓手们,此刻也都鼻青脸肿地冲出来。他们弃弓不用, 手持长刀,快步上前,来势汹汹。

在街道的另一边, 开封府的衙役们持着铁尺赶到, 都亭驿跟前转眼又陷入混乱。

章挣扎着把竹箩从头上摘去, 顾不上头脸上还沾着几枚烂菜叶, 从腰间拔出一把半尺来长的短刀, 竟要亲自下场, 解决耶律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