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比赛吸引了大批追求紧张刺激的汴京市民前往观看,他们很快开始特别青睐或者狂热追捧一支或几支球队,成为这些球队的“球迷”,或者是某些球员的“人迷”。

《汴梁日报》顺应形势,在报上专门做了一个“蹴鞠专版”,推广各支参加联赛的球队,介绍球员,点评比赛。

而商界也几乎同一时间敏锐察觉到了“蹴鞠联赛”带来的巨大吸引力。无数生意主动找上门,想要借助蹴鞠发财。

于是,坊间很快就出现了为球队球员和球迷专门定制的服饰、旌旗,绘有球队标记的纸张被贴在饮子或者是食盒上到处贩卖。

后来商家们开始尝试用自己生意的名字和品牌为蹴鞠队伍冠名,城中顿时出现了诸如“丰乐蹴鞠队”或者“川西蹴鞠队”之类的名号。

针对蹴鞠联赛比赛结果的“关扑”屡禁不止,开封府最后干脆请了特旨,将这种“关扑”临时放开同时宣布开封府将从中抽取高额税金。

谁知这种“放开”反而让开封百姓终于冷静了些,再出手关扑时,稍许有了些分寸。

萧扬加入的那支蹴鞠队,是一支业余队,也就是说,队内的蹴鞠手白日里都会忙着自己的营生,只有到了傍晚,才会开始训练与比赛。

这正适合萧扬他白天需要帮助明远料理一些俗务。

而这支蹴鞠队虽然球员业余,踢起比赛却一点儿也不“业余”,是能够杀进季后赛,与其他球队两两捉对厮杀的夺冠热门之一。

它的“主场”就在朱家桥瓦子附近,因此当萧扬邀请时,明远欣然应允明远本就是个爱看各种热闹的小郎君,萧扬所在的蹴鞠队对阵丰乐蹴鞠队,这种大场面明远不可能错过。

唯一可惜的是,苏轼一行已经启程前往密州,没法儿邀请这位热爱蹴鞠的大文豪一起观看。

到了蹴鞠比赛举行那一晚,明远早早就赶到了蹴鞠场外侧的观众席上。

这里一带早已旌旗飘飘,彩楼欢门高高筑起,场地周围聚拢了不少萧扬那支蹴鞠队的支持者们。

天气炎热,明远赶紧叫了一盏清凉的饮子,又往自己身上洒了一点史尚带回来的“除蚊菊”药水,在场边长长的看台上坐定了,就等比赛开始。

少时,有一人踱着方步来到他身边,一提身上穿着的青袍,身形潇洒,缓缓坐下。

明远抬眼一瞅,竟然是蔡京。

他立即感到浑身不适,站起身,马上就想走。

谁知蔡京却苦笑着一摊双手,示意自己全无恶意。然后他指指蹴鞠场侧明亮的灯火,又指指自己,摇摇头。

明远看了这哑剧般的一出,心中大概明白:蔡京的意思是,现场这么多人,灯火又如此明亮,他不可能对明远有任何冒犯的举动。所以明远实在不需避开。

“算你识相!”

明远心中暗道。

他又重新坐了下来,坐得离蔡京不远也不近。

他们中间,隔了能容一个人的座位。

不多时便有一名汴京寻常观球少年,捧着饮子,在明远与蔡京之间坐下。

明远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谁知片刻后,隔开两人的那名少年似一枚被发射出的石弹似的,一跃而起,灰溜溜地走了。

明远偷瞄蔡京,见对方正得意地咂着口中的苇管。

在此之后,直到比赛开始,都没有人敢靠近明远和蔡京坐下,更加没有人敢于坐在他们两人之间。

明远根本不知蔡京这到底是用了什么手段。

待到比赛开始,蹴鞠场中掀起滔天的声浪。明远和蔡京所在的位置仿佛成了一个小小的港湾。他们两人刚好能听见彼此的对话,但是他们周围的人因为噪音干扰,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

蔡京咂了一口饮子,问:“远之最近心情不好?”

明远听见了,但是没回答。

这还用问吗?心情好就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