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聊到这里,已经不能再放任将新晋进士的秦观等人都撂在外面了,他赶紧与明远一起离开书房,回到花厅中,向在此惴惴不安地等待了很久的秦观等人道贺。
当晚,由王设宴,给秦观、宗泽道贺,又聊了几句关于殿试的闲话。秦观与宗泽都是第一回 获得资格参加殿试,有王这位“过来人”给他们传授经验,这两人都是喜出望外。
“少游兄实在不需为那‘文学进士’四字烦扰。”
王久在朝中,关于最新的科举规程多知些内情。
“最后的名次还是要看殿试的发挥,而前二十由天子钦定。”
“至于‘特取’科,我想少游兄在报名时应当有所取舍。少游兄高中之后为官,会因为‘特取’的科目而有所偏向。”
秦观当初在府学报名的时候就已经心知肚明,而“文学”一途也的确是他才学所长和心中所愿。因此他诚恳地接受了王的建议,并再三感谢。
最后,王转向种师中,表情似笑非笑,没有说话。
明远在旁看着,知道种师中是得王之助,重入国子监,理应对王有所感激才是。
谁知种师中表情不变,甚至还冲王点点头。这小孩一脸酷相,就好像不是王帮了他的忙,而是他帮了王的忙一样。
明远脑后有汗,王却好像根本不以为意这大约就是聪明人都能够理解聪明人的傲气吧。
几天之后秦观与宗泽参加殿试。殿试的内容是官家赵顼钦定的策论。
秦观的策论题目是《边防》,他将边防与外交结合,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雄文。最终殿试下来的成绩,不仅比宗泽还要好一些,甚至还压过了吕惠卿的弟弟吕升卿一头。
宗泽因为年岁与阅历的关系,殿试时策论做得平平,名次排在百名前后。
但是他年纪是今科最小,所以探花郎是当定了。
且不说朋友们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积极跋涉,旁人殿试的时候,明远出了汴京城,正在为他的“新产业”物色地点。
这日他由汴京两位最有名的地产经纪陪着,出了汴京城,在西南方向一个叫做“苏村”的地方。
这里风景优美,地形也如明远所要求的那样有所起伏。
可是明远亲眼看到了之后,还是感到遗憾:这并不完全符合他向两位牙人提出的要求。
这两位牙人一位姓姜,一位姓李,原本史尚在汴京时,他们在京牙中还排不上号,但是通过近两年的打拼,这两位已经俨然是京中掌握资源最多的房产经纪,号称能为最刁钻的主顾物色到合适的地产。
于是姜经纪问明远:“您觉得这一片土地哪里不妥?”
明远:“不够大”
姜李二人对视一眼:他们带明远来的这片苏村土地,毗邻西太一宫,风光优美,因此地价也很高。寻常商户都没法儿买下这一整片。
今天好容易来了个主顾对这里感兴趣,却嫌这一片还不够大?
“那,”李经纪问明远,“您买下这片土地,是为何用途呢?总不能是……为了修路吧!”
明远因为“山阳-汴京”和“汴京-扬州”两条道路而名噪一时,这两位地产经纪也都有所耳闻。
谁知明远摇摇头,伸出手,比划了一个挥杆的动作,道:“不是修路,我打算建一个专门玩捶丸的场地。”
明远在重新入京之前,就已经盘算好了他想要做什么。
而修一座“高尔夫球场”正是他的计划之一。只是汴京城外的土地寸土寸金,且被分割成了很多小块。苏村的这片,已经是相对较大较完整的,且有地形起伏,垂柳池塘,颇有山林野趣。
只是这一片土地还是嫌小了些,与昔日他在长安城外乐游原上挥杆捶丸的乐趣似乎无法相比。
但这个答案大大出乎两名牙人的意料。姜李二人对视一眼,都流露出惊讶:
有钱人的心思真是令人捉摸不透他们都以为这位年纪轻轻的富豪想要盖房子修园子,谁知人家想的竟是要修一个供玩乐的捶丸场地。
姜经纪不愧是汴京城中自史尚之后的新秀牙人,伶牙俐齿,顿时劝道:“明郎君,此地虽然不像其他地方大开大阖,视野开阔,但此处胜在处处皆景,每走到一处,景致皆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