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容貌,与明远以前见过的明高仁和明高信都有相似之处。

“四伯,您稍等我会儿,远哥就在前面子里,我去唤他!”明巡忙忙地说道。

明远马上猜到了来人的身份。

明高智。

他家渣爹明高义的四弟,他的四叔,明家另外一位常年在外经商的长辈。。

他许是知道一些,关于明高义的消息。

第146章 千万贯

明远的四叔明高智被请进子时, 这里的一众陕西乡音令明高智倍感亲切。

但是明高智在外经商多年,待人接物非常有经验。

吕大忠不必说,是“蓝田吕氏”的著名人物以前明家在京兆府的时候怎么都不可能高攀上的。

除了吕大忠之外,再看苏轼、贺铸、蔡卞等人, 年纪未必多长, 但是看穿着打扮与气度, 显然都是官员。

明高智言辞便格外小心翼翼, 毕竟他只是个做小本生意的,从来没想过, 今日自己能够与这么多“大人物”同坐一席。

得知子里至少有吕大忠、种建中和种师中三人,是横渠门下的时候, 明高智以为自己全明白了。

他以前听说过二嫂娘家与横渠先生张子厚是邻居, 因此送了二房的独子去横渠门下读书。

当时明家人还暗中笑二房傻气,就像二房收养长房身后留下的女孩十二娘那时一样。

可现在看来,这个决定真是无比英明啊。

明高智不动声色,时不时也会插嘴, 向吕大临问问陕西风物,而后勾起苏轼在凤翔时的美好回忆……

一时酒席散去。明远才将明高智和明巡单独邀到一间子里。

明高智问起明巡, 才晓得这座长庆楼根本就是明远的产业,而明巡为了历练自己, 正在酒楼中学做大掌柜。

明高智惊讶得眼珠差点儿掉出来。

但多年在外经商, 将明高智的性格磨练得颇为沉稳,惊讶之情一闪而过, 先是将长庆楼盛赞了一番,而后才问起明远:

“远哥, 你父亲如今身在何处?”

明远:……好问题!我也很想知道。

他老老实实地将熙宁二年时, 如何接到父亲的家信, 如何收到商户代还的款项,如何接到父亲的信应约上京,又如何没能在汴京等到父亲等等……详细情由全都告诉了明高智。

这些事有不少是明巡知道的,所以明远不能隐瞒或者篡改。

但反正这些“背景故事”都是试验方负责编造的,就算是有漏洞也应当由试验方去圆。于是明远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做了一回老实孩子。

他告诉明高智:“阿爹前两日还写信来,说他在杭州。”

“哦!”

明高智恍然地应了一声。

“是啊,上一次我在汴京遇到二哥,二哥那时也是说要南下去杭州的。”

明远一听,便支起耳朵。他格外想打听关于“渣爹”明高义的事毕竟这货是个数年不通音问,一旦往家里寄信就是和妻子谈“和离”的渣男。

但他又不能明目张胆地问,毕竟在他人眼中,明远和明高义之间,是一直有书信往来的。

而且明远在汴京城中的这一年,明高义对明远一直提供了充分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