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远与种建中与那酒博士一道,都在外面等着。明远听着那歌声缠绵。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这是哪家的词?”
种建中渐渐听得痴了,忍不住出声问明远。
明远答道:“这是‘小山词’……”
《小山词》是晏几道所作,而这位晏几道,正是北宋有名的官二代,宰相晏殊之子。婉约词名满天下,而明远正巧读过他的作品。
那酒博士立即目视子中,没说话。
这时苏轼已经转出来了,再次向明远与种建中两人举手致歉。
“实在是对不住!不过这丰乐楼的歌妓也真是厉害,敢在原作者面前唱他的词作……”
苏轼赶紧拉上明远与种建中两人迅速离开。
而明远则做瞠目结舌状。
那子之中竟然是《小山词》的词作者本人,晏几道?
这北宋真是文化名人遍地,随随便便就能撞上一个。
走出很远,那酒博士终于将他们引到了一间安静的子跟前。
从里面同样传出琵琶声。
明远刚开始时还有些担心,毕竟这丰乐楼是外面挂着栀子灯的酒楼,也就是里面有歌妓陪酒的。他不喜有人陪酒,因此也不知道在此饮宴是个什么风气。
谁知进了子,却觉得还好。
一名歌妓抱着琵琶,坐在上首,手挥五弦,刚刚要唱,一抬头见到他们三人进来,立即以手按弦,止住乐声。
明远视线一扫,眉心已是微皱。
他万万没想到,坐在主位上的,不是别人,正是蔡京。
“元长啊……某这算是立功了吧?在丰乐楼前的人群中看到了他们两位,就给拉进来啦!”
苏轼跟在后面进来,向蔡京打招呼。
蔡京见到明远,眼中已是掠过喜色。他脸上浮起那等温柔款款但却虚假的微笑,马上起身,向明远行礼。
“远之今日也来了?”
“我遣人去府上送请帖,谁知竟没有找到你,去长庆楼也没有找到……”
明远想,这是当然的。
现在明家上下,还有长庆楼那边,见到蔡京都会说找不到明远。
“真是对不住,小弟今日出城方返……险些错过了元长兄之请。”
他也笑得温煦,比起表面功夫,谁又能虚伪得过谁呢?
蔡京这时也向种建中点头寒暄了两句,说了诸如好久不见之类。种建中则冷着一张脸,硬邦邦地一拱手,也不回复,一副和蔡京极不对付的样子。
蔡京也不生气,转过脸继续望向明远,温柔开口。
“远之还不知道吧,京过不了几日便要离开汴梁,前往钱塘了。”
“这是……”
明远脑子飞快地转着,突然反应过来:“元长要出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