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年老神在在的喝茶,听郑耀民宣布第二件事情。
“……同志们,省委这次很重视下派挂职干部的事情,特别要求,不能让这批重点培养的干部当摆设,当花瓶,一定要把挂职干部安排到重要的岗位上去锻炼,这样才能起到下派干部挂职锻炼的目的……”
这一次,省委居然给潞河市下派了十七个挂职干部,男女老幼从副科级到正处级,各种“人才”都有,别看郑耀民说得好听,可能现在他就在头疼到底要怎么安排这么一批下来抢位置的人吧。
原本挂职干部也不过是给分派个单位挂个名,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能在单位点个卯就算是不错的了,可这一次省委组织部特别下文,要求各地市一定要把这批干部安排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去,这可就不单单是下来镀金那么简单了,这是要占据位置有实权的。
每一个单位都不缺人,就算是缺少干活的人也不缺少干部,怎么安排,倒是要费一番脑筋。
那些科级副科级的倒好说,尤其是其中正处级的这三个人,按照组织部的文件,要给与相应的位置就很难,这些人原来都是省直机关坐办公室的,难道说下来之后就能直接到下面当县长、书记,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安排在市里当各个局的一把手也不合适。
但正处级的副职也不好找,政研室、法制室这些部门就算是正处级的研究员、都察员、巡视员也不是没有,但这都是喝茶养老的地方,要安排到那些地方去的话,又明显和省委的文件不相符。
所以,在接到上面的文件之后,郑耀民就把张逸叫了去商量怎么安排这三个人的事情,结果商量来商量去,他也没想好把这几个人放到哪里去,最后还是张逸给他提了个建议,说可以把这些人安排到市委市政府当个副秘书长,即级别职位相当,又避免了安排到下面县、局的尴尬,也符合上级的要求。
郑耀民想了想,也只有这么办比较合适,于是就同意了张逸的这个建议。
因为这些干部都是挂职,人事关系还在省里,干满三年,这些人还是要回省里重新安排,并不算是潞河市的人,所以,对他们的安排也就是通通气,并不需要常委举手表决。
所以,在郑耀民讲完了一大通话之后,就由张逸拿着文件夹宣布挂职干部的安排决定,杨小年本来的构想,只不过是想让史云下来当市政府副秘书长,与杨茂祯抗衡,哪知道张逸却一下子给了市政府两个副秘书长,除了史云之外,还有一个叫许绍洋的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
这两个人都担任了市政府副秘书长,同时还兼任了办公室副主任,而蒙爱琼,也被如愿以偿的分到了财政局任副局长,看得出来,张逸对自己的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
也不知道这份分派方案事先郑耀民和曹福元有没有私底下沟通,但整个会议期间,曹福元都脸色平静的听着,并没有表示出什么反对的意见。
散会之后杨小年下楼,曹福元居然开口蹭了杨小年的车,把薛世义看得一愣一愣的,不知道这两个刚掐完一架的人怎么又凑到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