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沪上之后, 邓萧和伟民他们一起睡阁楼。
他从未想到沪上的住房如此拥挤?
本来, 王妈妈想去招待所给他开个单间, 这样能住得舒服一点。
可邓萧哪里肯答应?
他是来见家长的,又不是来旅游的。
再说,伟民他们都能住,他为何不能?四个男孩子睡在阁楼上还挺热闹的, 除了闷热一点,倒也没什么不妥。
田根宝和王慧珍见了,就更加喜欢了。
这孩子朴实, 还能吃苦。
也不像现在的一些小青年那样爱慕虚荣。不过, 家里的住房条件实在是紧张,元元一直让他们关注一下外销房市场, 好瞅个机会去买房。
元元说,“现在买,无论什么价格都是赚的, 哪怕偏一点、远一点都没关系。”
可真要买房, 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可如果不买,那房子问题什么时候才能解决?他们两个都是黑户, 指望公家分房子是不可能的,只能靠自己。
田根宝倒是很乐观, 他笑着说道:“慧珍啊,现在照相是越来越赚钱了,等到户口落下来了,我去开个影楼, 专门拍艺术照、婚纱照,元元说将来这个行业很有发展,利润也高得很啊!”
王慧珍点了点头。
老田去挣钱是一个方面,她这边也要努力。
那个开工坊的想法一直都有。她还和杨淑芬一起去服装批发市场看了看,到时候可以在那边租个摊位,这样销售问题就解决了。
这趟回来,黎元元听着田爸爸和王妈妈的打算,也很兴奋。
现在,大部分人还抱着铁饭碗的思想,很少有人肯打破目前的安稳现状。而知青们不同,为了生存早就走在了自谋生路的前列。
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干个体,虽然很辛苦,可挣钱却很快。
相信他们一定能闯出自己的路子。
邓萧的假期只有一个月。
在沪上呆了三个星期,就要回京城了。来的时候,就和元元、谢海宁约好了,准备一起返程。
田爸爸和王妈妈自然舍不得。
元元好不容易才回家一趟,怎么就不多住几天呢?可想到孩子们的学业要紧,只好点头答应下来。
临走前,田爸爸和王妈妈专门做了一桌子菜,让孩子们好好聚一聚。
这天中午,姚龙港、谢海宁、乔莎莎也来了。
乔莎莎见了邓萧,都快认不出来了。
当年,邓萧可是学校里的名人啊!
也是最受女同学欢迎的。
想着往日的欢腾,她踮起脚来拍了拍邓萧的肩膀,笑着说道:“邓萧,那时候你对我们都不理不睬的,是不是早就喜欢上元元了?”
邓萧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和元元一直是好朋友,哪像你们啊,思想早就发岔了……”黎元元听了,也直咧嘴。
这个乔莎莎,到现在还记得那一茬。
想着,看了伟军一眼。
田伟军站在乔莎莎身边,也咧了咧嘴。
他一向稳重,话也不多,可心里很有数。
前年,乔莎莎高考落榜之后,他还专门跑去宽慰她,鼓励她再复读一年,一定能考上大学。开学前,还把自己的学习笔记和参考书都送给了她。
去年夏天,乔莎莎考上了沪上师范大学。
与他的联系也多了起来。
不过,邓萧回来的事情,他一直没告诉她。直到元元和邓萧要走了,才悄悄地透了一点风声。
心想着,谁让邓萧当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