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返城潮

这个暑假, 与往年一样,安静而又充实。

黎元元一边练着大字,一边搞着创作。三个小哥哥也收起了玩心, 白天复习功课, 晚上去邻居家看电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到了八月上旬,各大高校的录取工作终于告一段落。

邓萧哥哥顺利地考上了京城医科大学。

学校里发来了录取通知书,等到九月开学, 他就是一名大一新生了。

说真的, 学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学医科学制最短五年,如果博硕连读, 还得五年。也就是说,等她大学毕业了, 萧哥哥可能还在读书做研究?

那时她十九岁,而萧哥哥二十五岁了。

想着自己也有长大的那一天, 黎元元既开心,又紧张。

算算时间, 那时已是八十年代末期了。物价疯长,思潮涌动,“读书无用论”兴起, 教育界一片迷茫。

不过, 只要有她在, 一切还好。

谢海宁也收到了邓萧的来信。

看到他学医的消息,眼睛闪闪发亮。这个人果然很特别,也不枉他那么看重他。只可惜相距遥遥, 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九月开学后,黎元元和伟民哥哥一起升到了初二。而伟军也升到了初一,小伟波和姚龙港也读小学五年级了。

对此,谢海宁颇感遗憾。

原本希望田园同学跳级,和他一起读初三的。可田园同学好像没这个意思,还在继续隐藏着自己的实力。

不过,她倒是经常和他探讨科幻故事,对时空之间的穿梭也挺感兴趣的。

他知道,要想取得她的信任只能慢慢来。

自从发现田园同学在搞创作之后,他就在猜测着她的笔名。

在《绿野周刊》上倒看不出什么来,可从《故事会》中却发现了蛛丝马迹。最明显的就是那篇《发明家的迷局》和《三角架闹鬼之谜》。

换做旁人,可能瞧不出什么名堂来。可他本来就是写侦破小说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自然非同寻常。

虽然这两篇小说中的故事背景都是架空的,可他对这个素材却非常熟悉。稍一联想,就猜出了这位名叫“刀剑啸”的作者,十有八九就是田园同学。

一想到那个留着学生头,脸圆鼓鼓的小田园就是威风凛凛的“刀剑啸”,不禁哑然失笑。

这个笔名也太有欺骗性了吧?

换做任何一个人,恐怕都想不到一位少女能写出这么老辣的作品来吧?

开学后不久,忽然传来了一个消息。

乔鹏丽一家要回老家了。

作为同班同学,田伟民和田园自然舍不得。尤其是田伟民,听到消息后,整个人都蔫蔫的,搞得王慧珍还以为孩子生病了。

黎元元猜到了一点,知道伟民哥哥喜欢乔鹏丽。

这种感情朦朦胧胧的,更多的是一种好感。可心中的那人一旦离开了,落寂是难免的。

她不知该如何宽慰伟民哥哥?

只好帮他准备了一份礼物。

她把自己的那枚镶着玻璃碎钻的胸针,送给了伟民哥哥。这是过生日时,杨阿姨送给她的,说是从沪上带回来的。

这种造型别致的饰品,在八十年代可是稀罕物。

这枚胸针,可以别在衬衣上,也可以穿在纱巾上,亮闪闪的,是个女孩子都喜欢。

伟民哥哥把装着胸针的小盒子,用一张彩纸包了起来,还扎上了一条粉红色的蝴蝶结。趁着放学路上,送给了乔鹏丽,还和人家说了两句话。

回到家后,总算精神了一点。

连队里的职工们,对老乔一家调回老家,也是嘘唏不已。

不过,老职工们与知青不同,除了极个别的下放人员,大多来自农村乡镇。相比起家乡来,农场里的生活反而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