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五月之后,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
报纸上,天天都在号召大家要解放思想,搞活经济。连队里, 除了知青之外, 老职工们都在想着法子“搞副业”。
现在正是沙枣花开的时节,连队里还出现了养蜜蜂的。
有几个老职工,不知从哪里学会了养蜂技术, 就在连队外面的大林带里放了几只蜂箱, 专门用来养蜂采蜜。为了防止蜜蜂蜇人,还备有纱窗做的帘帽罩在头上, 胳膊上也套着厚厚的手套,浑身上下都裹得严严实实的。
这么一来, 想去大林带里玩耍的半大孩子,都吓得不敢去了。那蜜蜂蜇起人来, 可是很疼的,任谁也不想白白挨蜇吧?
在公家的沙枣林带里“搞副业”?
连部见了, 也没干涉。
管后勤的罗排长心里想着,这个蜜蜂在林带里飞来飞去的,吓得小孩子们都不敢进去爬树了, 也不敢随便撇树枝了, 对于树木生长比较有利。
于是, 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五月底,当第一茬蜂蜜割下来时,那几个养蜂的, 还专门给罗排长送来了一瓶蜂蜜,让他先尝尝味道。
沙枣花蜜,呈浅黄色,味道很不错。
他拿去给陈连长也尝了尝,打算明年让副业大队也养上十几箱蜜蜂。连队里有那么多的沙枣林带,蜜蜂采蜜倒是方便得很。
陈连长一听,连连点头。
这个点子不错。
现在就是要搞活经济,多找一些创收路子。这样的话,不光是连队里的收益好了,就连职工个人的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看看现在,连队里半个月就杀一次猪,生活条件真是改善了不少。
连队里的日子,的确好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了聚餐风气。关系好的职工,星期天就聚在一起轮流请客,高兴了还喝两杯,热闹一下。
这股风气,最早是从老职工中间开始的。
本来,大家就来自五湖四海,哪个省的都有。聚餐时,做菜风格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四川风味的,湖南风味的,广东风味的,山东风味的,河南风味的,河北风味的等等
反正,就是你来我家吃一顿,我去你家吃一顿。
两个月下来,还轮不到一圈。
所以,也不会很麻烦。
沪上知青们也学着请客,不过大多局限在知青圈子里。
第一个被轮到的就是田根宝家。
只要是和田根宝相熟的,都对他家的饭菜很感兴趣。可算下来,知青人数可不少,最少得准备两桌,还得挤一挤才能坐得下。
田根宝一想,还是一次搞定比较好。
看看电影上,不是有那种长条桌子吗?到时候,把两张方桌拼在一起,打圈围着坐。反正都是熟人,如果夹菜时够不着,那就站起来好了。
请客这天,小将们都被请出去了。
因为家里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连插脚的地方都没有。伟民、元元他们四个,就去姚龙港家看电视去了。现在,只要是星期天,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发电,看电视倒是方便多了。
兄妹四个到了姚龙港家,一看屋子里满当当的,知青家的孩子基本上都跑来了。
原来,大人们去田叔叔家吃饭,小将们要么在家里写作业,要么出门看电视。看看,就连谢海宁都过来了。
姚龙港见家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可高兴了。
本来他家是最早买电视机的,一开始被挤得去元元家里写作业。可后来彩电一多,来他家看黑白电视的就少了。
最后,只剩下他们自己。
他妈妈本来也想换台彩电,可看到黑白电视机的价格落了不少,想转让出去也换不了几个钱,觉得不划算,也就没再折腾。
今天可好,满满一屋子人,还真是热闹啊。
看看元元也来了,伟波也来了,就连乔莎莎都来了。
姚龙港拿出糖果来,热情地招待大家,还哈哈笑着说道:“哦呦,今天可是开茶话会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