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新希望

边疆的冬天, 依然很冷。

进入十二月份之后,天黑得更早了。早晚气温很低,学校里的兴趣小组和文艺班的活动早就停了下来。

教小提琴的李老师颇为遗憾, 一再叮嘱田园同学, 在家里要多看谱子,好好练习。黎元元笑着点了点头。

现在她有了一把“土提琴”。

田爸爸找了一根竹子,两头用烟熏弯后, 绷上了一根尼龙丝, 给她做了一把琴弓。虽然不能真的拉出琴声来,可对于握弓、运弓的练习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伟民和伟军哥哥学口琴, 已经能吹出简单的声调来了。每天晚饭后,小隔间里时不时就会飘出《闪闪红星》的主旋律来。

而伟波哥哥和小龙港拉手风琴, 就没那么顺利了。

毕竟条件有限,练习时间也太少。而拉手风琴的确需要那么一股毅力, 不是五分钟热度就能搞定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转眼到了十二月十一号。

这是全国高考的日子。这一天,有五百多万考生, 从学校、厂区、农村、农场、军营中走出来,走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考场。

而邓萧的哥哥邓铭,就是其中的一员。

黎元元听邓萧哥哥讲, 他大哥邓铭参军后一直没放弃高中文化课的学习, 早在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后, 就开始紧张复习起来。

现在的高中还是两年制,暑假前邓铭正好拿到了高中毕业证,也就有了参加高考的资格。在进入封闭学习后, 他爸爸还给邓铭找来了大量的复习资料,其中有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特别抢手,还是他爷爷从京城特地邮寄过来的。

部队上对邓铭报考的事情,一开始并不支持。

后来,他写了保证书,向组织上保证即便是考上了大学,还是部队上的人。在报考志愿时,以军事院校为主。

部队一想,如果邓铭考上了大学,就权当给自家培养人才了,于是就批准了。

就这样,邓铭作为应届毕业生,参加了这届冬季高考。

团场里,也有一部分知青报名参加高考的。

可惜,大部分知青的年龄已经超过了三十周岁,并且结婚生了孩子,已经没了报名资格。而后来发布的特殊政策,虽然放宽了年龄和结婚限制,可也只是针对66级和67级这两届高中毕业生的,与团场里这群初中毕业的沪上知青,没什么关系。

可这一场高考,却是意义非凡。

它让无数的家庭看到了前途和希望。

高考过后,无论是老职工还是知青,都把注意力投向了下一代。团场上下,再次掀起了学习热潮。

场部的新华书店,一到星期天就爆满了。来买辅导书的家长和学生多了起来。就连学校的老师,也开始找机会进修,以提高文化水平。

这股学习热潮,还影响到了学生们。

像黎元元这样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家庭作业立马多了起来。高年级的任课老师们,甚至开始给学生们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