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大渠究竟有多累?
以前, 黎元元一直没有确切概念。这天放学回家后,一进门就看到王妈妈歪在沙发上不想动弹,这才知道挖渠有多累了。
她还从来没见过王妈妈累成这个样子, 一副精疲力竭的样子。
也难怪田爸爸教育伟民哥哥他们时, 一张口就是:“你们几个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去连队里挖大渠,到时候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看王妈妈累得起不来了。
田爸爸亲自动手, 给她在腰上拔了一个火罐, 说是解解乏。结果,王妈妈拔了火罐之后, 饭都没吃就睡着了。
最后,还是田爸爸把人背到里间的大床上, 蒙着被子,好好睡了一觉。
第二天是星期天。
王妈妈睡到中午才起床, 这才感觉歇过来了。
黎元元不禁吐了吐舌头,还是后世的挖掘机好啊, 一台的威力远超数百人,再也不用搞这种千人大会战了。可现在,挖渠清淤却全靠人力来上, 也难怪大家对“四个现代化”是如此向往。
下午, 黎元元见邓萧哥哥骑着自行车来了。
他一进屋, 就赶紧跑过去,检查他的双手。还好,没有磨出血泡。邓萧说, 挖渠时他戴着线手套的,所以保护得还好。
至于挖渠有多累,用萧哥哥的话来说,就是“挖到最后,胳膊和腿都不当家了,原以为睡一晚上会好一些,可没想到早晨醒来后,更乏,累得一点也不想动,一口气睡到中午才缓过劲来……”
黎元元忍不住提了一句,以后如果能发明一种挖渠机器就好了,这样就再也不用这么累了。邓萧点了点头,充满信心地说道:“这一切,一定会实现的。”
春季清淤会战结束之后,学校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星期一临放学前,一台红色拖拉机“突突突”地开进了学校。
在校务室前停稳后,校工们从后车斗上卸下来三只大木箱子,一个一个搬进了文艺室。好些同学就蹬蹬蹬地跑过去,趴在窗户上向里张望着。
原来,箱子里装着四把小提琴和四把二胡,外加四台手风琴和四支小号。这就是学校从师部买回来了第一批乐器。
才艺班终于有了像样的乐器。
像黎元元这样的,夹了一个多月木头小提琴的学员们,才第一次摸到了真正的小提琴。
可不拉不知道,一拉才发现,这看似简单的小提琴拉起来就像在锯木头,吱吱呀呀的,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黎元元这才意识到,李老师拉得那么舒缓婉转,如泣如诉,对她来纯粹是一种假象。她和其他小学员距离那个目标还有万里之遥。
“田园同学,不要灰心哦!老师也是从锯木头开始的……”李老师鼓着劲,笑道。对田园同学,她一向钟爱有加,更希望她能坚持下来。
“喔,李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黎元元甜甜地笑道。这个老师喜欢她,她早就发现了。她可是个有毅力的人,哪里会轻易放弃?
于是,锯起木头就更加卖力起来。
那天的训练一结束,小提琴班的学员们就有了一个新称呼——锯木头的。其他才艺班的,一见到他们几个,就笑着问道:“哎,你们今天又放倒了几棵树啊?”
黎元元鼓着嘴,心说,好端端的怎么就成了伐木工人了?
而腰鼓队那边,也取得了新进展。
张辅导员拿来了两只未上漆的小腰鼓,让两位教练老师和艺术顾问试了试音。
鼓声清脆,基本上合格。
于是,学校给两个连队的木工房下了单子,开始批量生产,争取在四月底之前让队员们都打上新腰鼓。
四月十一日,是元元的生日。
邓萧一直记着这个日子,也早早准备起了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