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挖大渠

开学后, 邓萧一直很忙。

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看书和学英语上,对那个夏老师更是崇拜得很。他发现,夏老师不但英语水平高, 知识面广, 而且还是个小说迷。

这一点,与他的兴趣非常接近。

自从夏老师接了他们班的英语之后,班级里的学习气氛立马有了不同。

夏老师上课时, 喜欢在下课前讲一段小故事, 一次只讲五分钟,还都是间谍题材, 惹得同学们都盼望着下一节英语课的到来,好把故事续上。

而夏老师讲的故事, 都是长篇连载的,讲了快一个月了, 还没讲完。

因为夏老师的缘故,他对英语更喜爱了。

一有空, 就拿着字典背单词。

夏老师也发现了邓萧,对他也很偏爱。

还把自己家的英语小册子借给他,让他开始看英文版的小故事, 还鼓励他多看原文著作, 这样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很有帮助。

邓萧对夏老师的崇拜, 与日俱增。

面对夏老师,就像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另一扇窗户,总是带给他耳目一新的感觉。

见了元元, 也多次提到夏老师,就连黎元元对这位夏老师都充满了好奇。而田伟军口中的夏老师就更有意思了。

他们这些三年级的小学生,还没有机会去听那种“高级”故事。上课时,总有调皮捣蛋的孩子冒出来,不好好学习。

夏老师对那些顽皮孩子,采取了“体罚”措施。

谁上课捣乱,就让他站在教室后面,把一条腿搁在窗户台上“练功”。几分钟下来,“练功”的孩子就开始腿软受不了了。其他同学一见,笑得嘎嘎的,别提有多高兴了。

上英语课就是有意思。

看看“卷毛”老师,虽然不是很厉害,可这个办法还挺管用的。

而被称为“小卷毛”的夏老师,在教学上是很认真的。

他的板书非常好,写出来的英语字母就像刻上去的一样。他还给同学们讲了印刷体和手写体的不同,从一开始就培养了这方面的意识。

黎元元注意到,伟民哥哥写的英语单词就很好看。

手写体都是略带倾斜,整整齐齐地写在四道横线以内。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写出来的英语句子会非常漂亮。

可惜,这样的老师在学校里不会呆得太久。知识分子政策落实,马上就要开始了。像夏老师这样的,恐怕早晚都会离开吧?

黎元元心里一阵惋惜。

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充实而美好。可她知道,这一切会终将消失。就像这个大集体的时代,不久就会一去不复返了。

而随之消失的,还有一种来自精神上的力量。

看看学校里搞的这些才艺活动,都是免费的。先不论当前的物质条件怎样,老师们可都是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来教学生们才艺。

这种大公无私,源于精神方面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