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海宁的确对打腰鼓产生了兴趣。
因为个子够高, 所以入选了。
当然,即便他个子不够高,也会入选的。谁让他爸爸是教导主任呢?这可是其他同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对他来说, 所有他不会的, 没有尝试过的,都感兴趣。对打腰鼓,这种舞动全身的的技艺, 自然会很投入。
黎元元拉着邓虹在一边看了一会儿。
觉得打腰鼓的确很好玩。
这么多队员组成的方阵, 一个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 抬胳膊踢腿的,外加转身一气呵成, 看着还真像那么回事。
可惜,像她们这些低年级的是没有机会参与的。一个是个子矮, 再一个人家腰鼓队都选那些身手灵活的,像她和邓虹这种笨手笨脚的, 哪里够格?
看看入选的都是什么人?
都是像邓原、田伟民、乔鹏丽这样的运动好手。也只有邓萧哥哥那样的,才有很大机会参加。不过,邓萧哥哥忙得很, 好像对这些也不太感兴趣。
而像她这种感兴趣的, 却又不够格。
“哼, 我可以跟着伟民哥哥学!”黎元元突然想到了这一点。伟民哥哥最喜欢当老师了,给他这么一个机会来表现一下,估计会乐坏了。
学校里搞了一个腰鼓队。
这个消息, 很快在各个连队都传遍了。
那些被选拔上的大小队员们,就成了“二传手”。一有空闲,就当起了小老师,教弟弟妹妹们,怎么拿鼓锤,怎么挥手,怎么走步,怎么转身。
像田伟民这样的,更是把家里的会客室当成了训练场,有事没事就喜欢拿着鼓锤耍两下。看元元和伟波都跟着他学,就更来劲了。
课外活动时,属腰鼓队最神气,也最忙。
元元、伟军、伟波参加的才艺班,一个星期才活动一次,空闲时间多得很。而腰鼓队基本上每天放学后都要训练,看着干劲十足。
那些队员们,更是争分夺秒加紧练习。就连课间时分,都拿着鼓锤比划来比划去的。
姚龙港同学一向是个爱热闹的。
见腰鼓队火了,羡慕得不行。回到家里,就给妈妈说:“妈妈,咱们家里也弄个腰鼓打打啊?”
杨淑芬一听,打腰鼓?
这个算什么?
于是,也抽空跑到学校操场上围观了一下。
杨淑芬是什么人啊?
对音乐、舞蹈类的,一看就会。
回到家,稍一练习,就掌握了基本步伐和节奏。她想,要不给小龙港买一个小腰鼓,在家里打打?
可去代销点里一问,没有腰鼓,只有大鼓和铜锣。
杨淑芬看到没有卖的,也只能作罢。
心说,学校里连鼓都没有准备,就开始打腰鼓了?
这都是谁想出来的点子啊?
这一回,学校里组织腰鼓队的确纯属偶然。
春节期间,张辅导员和几位老师一起去十九连观看文艺演出。
其中,有一个节目就是《陕北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