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前后, 连队里家家户户都开始生火取暖了。
田根宝家早早地就备好了煤炭、收拾好了炉子,还打了几幅草帘子,准备过冬。
这几天, 门上挂着棉帘子, 炉子烧得旺旺的,火墙摸着热热的,屋里暖烘烘的。黎元元住的小屋, 虽然靠着北墙, 可挂上草帘子之后,一点都不觉得冷。
今年王妈妈给几个孩子也早早地备好了冬衣。
她从代销点里买了两块平绒面料。
一块咖啡色的, 给三个男孩子做了三套外衣。剩下的一点布料,还做了几副鞋帮子, 好给家里人做几双新棉鞋。
另外一块鹅黄色的平绒面料,给元元做了一件冬天穿的罩衣, 小翻领,双排扣, 方口袋,还掐着腰缀着包扣,看着非常洋气。
黎元元穿上后, 对着镜子转来转去, 不停地照着, 嘴里还夸赞道:“妈妈,这件衣服做得可真好,比沪上小裁缝的手艺还要好, 妈妈都快赶上小裁缝了!”
“呵呵,小元元的嘴巴真会说,妈妈做得哪有沪上裁缝好啊?”王慧珍听了,乐得哈哈大笑。她嘴上虽然谦虚着,可心里却很高兴。
“真的嗳,妈妈,您的手艺都可以去沪上开店摆摊子了!”黎元元继续拍着马屁。
“呵呵,看看小元元把妈妈夸的,人家小裁缝都会裁剪,妈妈只会蹬缝纫机、包包扣子,哪里能摆得上摊子啊?”王慧珍也有点遗憾,如果自己也会裁剪就好了。
“妈妈,裁剪又不难学,看看杨阿姨就是自己学会的……”黎元元巴拉巴拉地说了一通学裁剪的好处,听得王慧珍也动了心。
小元元说得很对,自己学会裁剪,以后就不用求人了。至于元元提到的将来开店摆摊子的事情,还很遥远,现在政策才刚刚放开一点,哪里能随便出去摆摊子?
“元元,妈妈抽空就去杨阿姨家,跟着她好好学学,你杨阿姨喜欢吃妈妈做的豆酱,星期天过去带一瓶子给她尝尝……”王慧珍笑着说道。
她一向是个乐观的,也是个有决心的。
既然想学裁剪,那就要拜师学艺,还要好好下一番功夫。
现在,连队里突然转了性,也不再强调天天开会学习文件了,而是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抓生产、搞经济”上面去了。
她觉得,这样才实在。
不想以前,总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浮夸得不行。
天一冷,连队里开会也减少了,变成了每星期开三次会,这样业余时间就宽裕了很多。而人一旦闲下来,“打扑克”风潮又开始了。
她想,玩归玩,能利用这个时间去学一门手艺更好。
至于老田,也不能一直在外面打扑克。
看看元元一直念叨的那个照相机,就很不错。
可惜太贵了,家里如果有点闲钱就好了。那样,就托人去沪上买一台,让老田也琢磨一下,省得他一天到晚就知道打扑克。
黎元元听着王妈妈嘴里叨叨着,心里却乐开了花。
王妈妈可真是聪明啊,一点就透。
况且,王妈妈还是个行动派,一旦下了决心,就一定会想办法去做。想着将来,王妈妈可以凭借这门手艺,少吃一些苦,她就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未雨绸缪。
以后的市场经济社会,就属于王妈妈这样的勤快人。
天冷了,学校里也生起了火炉子,门上也挂上了棉帘子。
不过,相比起连队里的排房,学校的大教室简直就像个冰窖。前后墙上有六个大窗户,两扇门,一到晚上哪里存得住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