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 课外学习小组照常进行着。
不过由星期天改为了星期一和星期二,其他时间就自由活动了。小班长随着爸爸妈妈回沪上探亲去了。当然,即便没有回去, 恐怕也不会来参加课外学习小组了。
组里少了一个人, 就像缺了一块。
一开始,包括黎元元在内,都有点不大适应。
这一下, 可没人管他们了。
可没人管的同时, 反倒觉得不自在了。
“宋阿娣家的老大,跳级了?”田根宝和王慧珍听说后, 也有点遗憾。
他们倒是希望自家孩子能继续和小班长一起学习,可惜不在一个年级了, 这样的机会也就没了。
看看小元元和小伟波,自从跟着小组以来, 真是学了不少。放假后,每逢课外小组来家里时, 俩人就向托儿所请假,好呆在家里继续跟着学。
放了寒假,邓萧也给自己定了一个学习计划, 还监督着邓原一起写作业。
不过, 他也会抽空放松一下。
每到星期天, 就会骑车带着邓原一起到连队里玩玩。
黎元元一见,干脆让邓萧哥哥给她讲讲初中课本。邓萧有点惊讶,可还是带着课本和作业本来了。
他发现, 给元元讲的东西,元元都明白。
这简直就是一个小神童啊,难怪那么聪明。
田根宝和王慧珍也发现了小元元的天赋。
他们不禁联想到了元元的“不明”来历。尤其是王慧珍,想着给元元存放在柜子里的那几件信物,不免有些猜测。
可这些事情,却不能多想。
更不能让外人知道。
她可是他们家的宝贵闺女,除了更聪明更懂事之外,与别家孩子也没什么两样。这个小秘密就藏在心底吧,等到元元长大了以后再说。
春节前,连队里搞了一次卫生大检查。不光道路、树林,礼堂、食堂、篮球场,就连各家各户都进行了卫生评比。
这一天,黎元元和小伟波从托儿所里一回到家,就看到门上贴了一张红纸条,上面写着“上游”两个字。
这是做什么?
一问伟民哥哥,原来今天卫生小组来检查卫生了,家里得了一个优秀,隔壁孙大江和李志军家都得了一个“中游”。
连队里那些不讲究卫生的,还得了“下游”。
得了“下游”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不光开会时要被点名批评,自家脸上也不好看。一般情况下,家里不是特别窝囊的,想得个“下游”也不大容易。
黎元元对连队里的卫生管理也不得不叹服。
平日里,道路上总是干干净净的,几座公共厕所和垃圾堆都有专人清理。
前面一排房子,有一对中年夫妇就是专门负责打扫厕所的。每天一早一晚,都要打扫两遍,用青沙铺撒,定期灭蝇。
如果打扫得不认真,就会有职工提意见。所以连队里的公共厕所,大部分时间都是干干净净的。
爱国卫生运动搞得好,人的精神风貌就好。
像连队这样,还真有一种大家庭般的感觉,从大人到孩子什么都管,什么都操心。
职工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大集体里,各家各户的情况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讲究和不讲究,懒惰和勤快而已。
所以,彼此间也特别平和。
因为,大家都是平等的,也没什么不平衡的。
没有对比,也就没有伤害。
这在后世,恐怕是难以想象的。
春节快到了。
职工们都领到了糖票,每个职工可以去代销点里凭票购买两公斤糖果。代销点里进货,都是一批一批的,听说这一批有牛奶糖,就一窝蜂地跑过去,排队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