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文盲的危机

非主流宫斗 忘却的悠 2704 字 3个月前

韩少军记忆中的古人文会,全部来自于网络上的各种古代背景的小说。

小说的描写自然和真古代有区别。

而且, 大墨这个已经拐了不知道多少弯的王朝, 说不定就有自己不知道习俗呢。

韩少军看了眼司轩, 见他没什么异样的表情,也就优雅的在旁边装木头。

不过以他现在的身份, 他杵在那儿,自然有人上来接待他。不会让他就这么木下去的。

在司轩和几个仙风道骨的人开始畅谈天气的时候,一个梳着时下最流行的星云髻的儒雅少妇偏偏走来, 身着粉绿色绣着青绿色小蔷薇的褙子, 白色的底群荡漾着流动的小溪。耳坠镶嵌着的是天然的纹路的雨花石。手上拿着素雅纯白, 上面只有一首小诗的团扇。

整个人干净清爽,带着如沐春风的笑容和和煦温柔的气息。

站在那里就就给人十足的好感, 更是宛若典范一样, 让江南美女特有气质宛若立体的画卷, 徐徐的展开在你的面前。

少妇对着韩少军恭敬的道了万福后。就带着自然妥帖的笑容, 开始对韩少军介绍起了在场的人。

外带这个文会的一些逗趣的历史过往。

之所以没介绍这个文会的背景,恐怕是连这位特地被安排来接待后妃代表的少妇都没料到。

自己接待的这个人, 会连这个文会性质特色都不知道。

连司轩也没想到, 出生书香门第的爱妃会不知道有名的江南春日文会。

不过饶是通过这样介绍的侧面描写, 韩少军很快知道了他想要的情况。

在江南这样的文风盛行的地方, 文会简直多如鸡毛。就是因为太多, 这文会的名字要么就是偏僻罕见,从某本古籍里抠出来的,要么就加上了不少定语, 比如扬州送君亭春日文会这样。

反之越简单的名字越朴素的名字就越能证明这个文会的历史和底蕴源远流长。

春日文会这样简洁明了在春天开的,大家主题是歌颂一下春日的,还没修饰定语的,从名字就体现了他的地位。

而那么多女性出席文会,除了大墨风气开放,女学众多,给女子的舞台更大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文会的创始人是一对夫妻。

毕竟文会是除了谈论诗文,更多的是展示自己。

所以携伴前来的人特别多。在江南这片区域,有一个才女当老婆是相当值得骄傲的事情。可以算是地区性的加持风俗。

在这样的氛围下,女子自然是更加喜爱读书,在读书上下的功夫日益加深。

仔细一看,的确绝大部分人都是挽起头发的已婚女子。

只有少数少女装扮的,特别介绍了一下,那也是已经定亲的。

当然也有带着妹妹或者女儿来的,那也是已婚的。

着重对韩少军这么介绍,主要是为了避免后妃和帝王认为他们有送女的含义。帝王乐意与否不知道,但是后妃绝对不会高兴这点。

再说了,他们也是正统的文会,没人搞这种小花样。

当然现场也不全是家眷,文会上传统,负责把诗词配曲唱出来的歌妓还是有的。但是歌妓,哪怕再清白,再有才华,也是不会被带回皇宫的。

韩少军身边的这位夫人可以说是介绍得相当的认真,隐隐透露着对这次文会组织细节上的自豪。

“夫人瞧那几位。”那位在韩少军旁边介绍了一路的少妇,现在的介绍重点就是那些名妓。

能被邀请来春日文会,这次还是皇上来的文会上。

那自然不是普通的角色,绝对名镇一方的大家。必须年轻貌美名声在外才华横溢的清倌才行。

这容貌不太方便夸赞,但是才华能夸啊。

今日在场的一共有五位,全部有头有脸,还有佳作传出,被广为传颂。

没错,她们自己写的。而不是唱别人写的。

要不怎么人家是与众不同的大家呢。

要不是今日皇上在,还不一定能请到人呢。

负责介绍的少妇,正在兴致勃勃的介绍着这次文会中一切细节,他们为了接待皇帝和宠妃,可是对往日的文会步骤,进行了不少调整。

务必让沈静姝这个宠妃能体会到他们的用心。他们的改革和突破,他们潜在的文学修养,江南的学术氛围,我们这群人的才华品格等等等等。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连细节都做的那么好,成功不是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