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印山在京城的北郊, 山体呈方形,崖壁孤耸绝立而山顶却很平坦,百姓们就称其为方山。又因为山体四角方正, 犹如一枚玉印从天而降,所以又称天印山。
相传在商末, 暴君主政,天下混乱, 杀戮层出不穷, 玉帝看到百姓受苦心生不忍,故携天印到此地,寻找德才兼备之人来管理天下,从此方得太平。所以很多人把这山看成福缘深厚之地。
陆天师在几年前进京时便看中了此处,得到天子许可后在此筑馆,一边整理道家典籍, 一边讲经布道, 弘扬道法。每日慕天师之名而来的信众不计其数, 崇虚馆香火之胜,远超京中其他道观佛寺。
这些事本来萧锦初也就当个故事听, 但当她第一次踏上天印山时, 却着实被吓了一跳。本来不宽的山道上, 人流熙攘,路边还有不少摆摊卖些炊饼小吃凉茶的,端的一派红尘烟火气。
本来贵女出行,自然是以车代步, 前后由力士开道,力求不能与这些买夫走卒混在一处。然而萧锦初一向不喜欢排场,此次出行也就是用了一驾牛车,带了四个侍卫罢了。
常管事苦口婆心一场,还要被她嫌弃啰嗦:“天印山是在北郊,又不是甚么穷山恶水。京畿重地若是还能随便跑出几个刺客狂徒来,我这个执掌京卫的将军也该挂印了。”
要不是因为有萧静宜在,她连四个侍卫也能一并免了。常管事奈何不得,只好目送自家主子轻车简从地去了。
山道难行,最陡峭的一段车是上不去的,需要下车步行。萧锦初无所顾忌,只管走在头一个。萧静宜戴上帷帽,扶着侍女紧跟在后。侍卫们压阵,颇有些行军的意思。
所幸来此地的贵人不少,周围的信众也都习惯了,偶尔有投来好奇目光的,不过一闪而逝。
一直行到山门,小道童早就迎候在那了。“天师知道今日有贵客临门,先请到客院暂歇,稍后自来相见。”
萧锦初随口问到:“我看方才在山道上有许多人都是往这崇虚馆方向来的,天师可都会见么?”
“贵客说笑了,那许多信众,就算天师习了分身数,每日守在大殿上也是见不过来呀!”那道童一双眼乌溜溜地圆睁着,很是吃惊的模样。
倒把萧静宜逗得噗嗤一笑,他又道:“虽然见不得天师面,但咱殿前供得有三清,他们拜上一拜,再求些泉水回去也不枉费跑这一趟了。”
听这道童说得有趣,萧静宜也问了一句:“怎么此地的泉水很是有名吗?”
“从前自然是没什么名气,但自打天师来了就有了,毕竟天师他老人家也不能日日从旁的地方担水来。”小道童颇有些无奈地摊摊手。
这回连萧锦初也笑了起来:“陆天师可称半个神仙,这便是山不在高峻,水不在深远,有仙则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