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调炊饭香刘氏这回儿是见着真金白银了,天不早就盼着天亮,醒了恨不得掀开被窝就奔竹林去。
就季老六说的,改明儿在山上给她搭个窝棚,让她搁那儿待着才能消停下来,还说哪天要是搁窝棚里见不着她,没准浑身长毛就上树了。
为了这个,刘氏又是几天没搭理季老六,把他憋得,也是天不早盼天亮,堵着门的叫秀娘帮着说和。
他季老六这辈俩样离不开,烟锅离不开手,扯皮离不开嘴,要让他不扯皮不寻趣,那比后背痒了挠咕不到还难受。
可秀娘也不着实说和不了,这俩口吵嘴斗气,她一个外人跟着掺和不着事儿啊,只得让他自个儿琢磨去,这解铃还须系铃人么。
还别说,过俩天秀娘跟刘氏上山挖笋,瞅着她那脸就跟涂了胭脂似的,红扑扑的,一说一个笑。
后来秀娘才知道,季老六跟刘氏服软了,说他一天到晚对着个闷罐,家里小丫头和他说唠不着,他这样还不如搁山上搭个窝棚住去得了,说不定改明儿他浑身长毛爬上树,还能寻个猴唠唠,咋的都能说到一块去。
刘氏叫逗乐了,顺坡下驴叨咕了几句也就过去了,横竖是自个儿男人,她还真能把他赶到山上去当野猴咋的,这些天她不说不笑得,也憋得慌。
瞅着刘氏有劲儿忙活了,秀娘也好搁家里拾掇拾掇,她这边虽说有四个人,可家里活就她一个人儿忙活,洗衣烧饭收拾屋,瞅着是没啥,可做起来就没个完,刘氏家里好么还有四丫头帮衬的。
刘氏也看得出来,这些天都是她带着四个丫头赶早挖竹笋,等秀娘忙活完上山,她们都挖的差不多了。
不过几篓加起来,能买卖的只有七八成,瞅着竹林里叫刘氏挖的东一个窝窝,西一个窟窿的,秀娘不免有些头疼。
刘氏还真是挖痛快了,不管啥样的,只要是笋就给扒拉到篓里,有些个都窜的老高了,就这刘氏也能给抠挖起来,也算是本事了。
可这会儿她倒不好说道刘氏,前阵她歇了好些天才上山挖竹笋,楚戈给王厨送去时,这人儿都急得跳脚了,他见楚戈赶镇大多没个准时候,就让楚戈每回赶趟再多上一筐竹苗儿,最后能捎到上四五筐,反正他家馆又不止一家,不愁买卖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