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调炊饭香那天赶镇虽说一口气就卖出了一筐鲜笋,可秀娘回来后并没有趁热打铁,而是歇息了俩天才上山挖去。
反正赵婶儿的账是还了,她也不着急舀钱,凑够了俩筐才让楚戈赶镇去。
楚戈原想到别家瞅瞅,寻思着王厨才要了一筐竹苗儿,估摸着得卖上些时ri,应该不会要了。
可他没想到的是,他还没到镇里就让王厨灶里的伙计拦下了。
这伙计见了楚戈直埋怨,说他咋才来哩,他都在镇口候了好些天了。
早先王厨烧了笋汤,镇里的人吃着都说鲜气,特别是就着口小酒,那更是没的说了。
这些天下馆的点明了要这老鸭汤,所以那筐竹苗儿没两天就烧完了。
王厨一直在馆里等楚戈,可好些天了都没见着人影,就喊了个伙计在镇外头候着。
等见到他就直接把竹苗儿要下,楚戈还不用跟着去酒馆里,那伙计当场就把银给他结算清了。
随后几天都是这样的,有时王厨还自个儿亲自搁镇外头等他。
楚戈回来了就跟秀娘说道起这事儿,听言语好像还夸赞王厨哩。
说他这人实在,当面帐当面清,他也不用牵着牛车到馆里要账去,在镇外头把竹苗儿卸下就完事儿了。
秀娘听了点点头,“嗯,是实在。”
楚戈一脸憨气的笑道,“可不是么,这买卖真真轻松的很哩。
秀娘看着楚戈一笑,“我看真真实在的人儿不是王厨,而是你。”这个直愣。
楚戈听了一愣,不解的瞅着秀娘,他是实在啊,谁都夸他实在。
秀娘好笑的看着他,“你看那王厨,堵在门口兜下咱的竹苗儿,巴巴的把银给你送来,合着就是怕你累着啊?”
楚戈听着一顿,琢磨着明白过味来了,敢情王厨是怕让别家馆瞅见,也到他这寻竹苗儿来,到时他这独一份的买卖就不好做了。
秀娘笑了笑,直夸楚戈,这直愣好歹在贩堆里摸爬了几年,脑转得快,一点就透,是块做生意的料。
其实要说这一点就透,楚戈觉得秀娘也够jg的,都是脑瓜灵透的女人不讨巧,爱计较,可他瞅着秀娘这样就挺好的,说话的声儿柔柔的,干活又利。
家里的竹苗儿都是秀娘去挖的,这玩意儿埋在深土里不好挖,得轻刨去土,仔细不能伤到竹鞭竹苗儿,他笨手笨脚的干不了这活。
每回秀娘背着竹苗儿下山,回了家累的直捶腰,他瞅着心头堵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