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三人之中,我更青睐顾熠。他所扮演的丁晖和沈遥是两个极端,观众们几乎找不到两个角色身上的相似点,完全被顾熠的演绎牵系住。”

“顾熠并非凭年轻占据优势的演员,他和许多比他年长的演员始终在同一赛道上竞争,不该因为他年轻,就认为下一次再给他机会,表演自身是平等的,竞争也该是平等的。”

顾熠这次提名,看好者有之,唱衰者依然有之,不过他在《杀机》里的表现有目共睹,就算不看好他的,也只能再次搬出年轻这个借口。

所以提名名单公布不久,工作室就替他做了营销,至少在舆论上先占据主动权。

“年年都说顾熠年轻,年轻就不该拿奖吗?”

“+1,年龄和演技没有绝对的关系,有些演员,年轻时演技一塌糊涂,年纪大了就能醍醐灌顶吗?”

“期待顾老师拿奖,期待最年轻的云星奖最佳男配!”

顾熠之前,最年轻的云星奖最佳男配是辛如晨,对方秀实绩的时候,云星奖是必然要拿出来说的,通常也会加上最年轻的这个前缀。

“不要提前画大饼哎,饼画多了就容易以为是自己的,八字还没一撇呢。”

“虽然但是,云星奖真没那么容易拿哦,顾熠的粉丝别太骄傲,把赵攀和高逸都放哪儿去了?”

“我赌一千块,顾熠拿不了今年的云星奖。”

“我赌+1,拿不了就是拿不了,说什么都拿不了。”

……

顾熠并没有理会这些声音,他和Crown全员一起出现在了迷音奖的现场。

因为金弦奖闹出的风波,今年迷音奖的声势也比往年更大了一些,除了往年的小众歌手之外,更有资历的老牌歌手也多有出席。

“这都是明年该出现在金弦奖的阵容啊。”

“喻佩来了,郑雁琳来了,于原来了,就连叶茂良都来凑了个热闹。”

《歌坛》杂志编辑和一家媒体记者低声闲聊着:“金弦奖怎么偏把自己作成那样?”

眼下国内是没有音乐类奖项的声势能够和金弦奖相比,可歌手们的选择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下的风向金弦奖危矣。

“我猜容融不在乎,容桦也不在乎。”《歌坛》编辑道,“他要真在乎,就不会折腾这一出。”

“他也不会走。”一旁的记者附和道。

两人写音乐报道写了不少年,对音乐圈的现状再了解不过。

《歌坛》杂志经历了差点停刊的风波,如果不是因为对音乐的热爱,杂志很难坚持到现在。

容融不在乎,容桦不在乎,可他们在乎。

看到现在的金弦奖,就像看到曾经的《歌坛》,《歌坛》是起死回生了,因为有一群热爱它的人在。

但金弦奖恐怕很难起死回生了,因为热爱它的人被它赶走了。

……

歌迷们本以为,经历了金弦奖的风波后,Crown几人的状态多多少少会受些影响,然而,当成员们出现在舞台上时,每个人都是神采奕奕。

台下的尖叫声一阵高过一阵,此刻,舞台上正在演唱《愚人》。

《歌坛》编辑记载了这一幕

登台的那一瞬,几人居然是小丑的扮相,平素的帅气消失不见,反而给人一种和现实的割裂感。

造型带些鬼魅,表演时,对世间的嘲讽感便更加强烈。

尖锐,嘲讽,辛辣,讥嘲……《愚人》爆满的情绪在舞台上完完整整地展现,也带动台下的观众陷入歌曲的氛围之中。

论节奏论唱功,几人之间已经是绝对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