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古老爷子特意拿出来一瓶窖藏了二十几年的好酒,招待几人。
而老爷子的毛病已除,李毅看他兴致很高,自然也允许他喝点。
几个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
老爷子喝了点酒,更是面色红润,慷慨激昂,口口声声,信誓旦旦,过几日一定去丽海,亲自帮李毅筹办医院的事儿。
就冲着这份心,李毅自然感激不尽。
在老爷子这里酒足饭饱,直撑的人肚皮朝天,又陪陈怀古饮了一通茶,三个人才打道回府。
“小李,真有你的,”田昊在回城的路上,一边开车,一边由衷地赞叹李毅:“我真没想到,陈老爷子这种病,你也能当场给治好。你看把个美国医生给惊得?老爷子更是乐坏了。看得出来,他是真喜欢你。”
“呵呵……”李毅挠了挠脑袋,对于自己家人,就不能信口胡蒙了,只能转移话题:“哥哥,咱们顺路先去一趟那所打工子弟小学吧。”
果然,田昊一拍大腿,说道:“是了,差点把正事儿忘了。”
田昊一打方向盘,车子一路疾驰,很快到了那所位于城乡结合处的,名叫“子弟三小”的小学。
可是,由于今天是周末,小学放假,所以,大门紧锁。
隔着低矮的院墙,李毅还是被小学里面的简陋给触动了。
一排破旧的平房,墙体斑驳,院子里唯一的体育设施,就是一副破烂的篮球架。
李毅驻足看了看,上前和看门的师傅,简单地说明了来意。
门卫老大爷大喜,马上帮李毅联系了小学的赵校长。
那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人,一接到门卫的电话,十分钟之内,就气喘吁吁地跑到了李毅面前。
“好心人,我替孩子们谢谢您。”赵校长在门卫的指引下,紧紧地握住了李毅的手,看起来,极为激动。
寒暄过后,赵校长又为李毅详细地介绍了,学校里孩子们的情况。
这是一所打工子弟小学,孩子们的父母,都是些城市里最底层的打工者,用自己的早出晚归,为城市里的人们,提供各种便民服务。
没有他们,诚实人吃不上新鲜的蔬菜,吃不上便捷的早餐,没有整洁的居住环境……
但是,他们早出晚归,就意味着是顾不上孩子们的。
据赵校长讲,小学里的孩子们普遍每天只吃一顿饭,早饭、晚饭都没得吃,所以,他们每天就瞪着眼等着中午那顿饭,上午饿的精神涣散,下午撑的犯困,学习成绩就不用说了,就连身体也都比别的孩子们,矮小很多。
也曾经有好心人想对个别孩子提供支助,但是,那样必然会导致孩子们内部的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