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以一敌三(高干) 女娲2 11968 字 4个月前

凌晨,一点,一辆豪华的保时捷朝一幢别墅驶去。

车子停在庭院里,走下来一男一女,男的俊,女的美,一身华服精心打扮。

张小纯走在前头,对电子锁熟练地输入密码,然后将指纹印上去,别墅的大门打开了。

将高跟鞋脱下,她径直往厨房走去,从冰箱里端出钟点工阿姨熬的酸梅汤。

张扬随后跟来,强壮有力的臂腕缠上女孩的腰,整个人都贴了上来:“我也要喝。”

张小纯喝了好大一口,把剩下的递给他。

“你用嘴巴喂我!”大男孩撒娇。

张小纯眼眸一闪,喝了口捧起他的脸对准他的唇……

冰凉的酸甜的酸梅汁入了口,口腔内被刺激得很是舒服。

但很快的凉面水被两条激烈的舌头沸腾了……

激情从厨房转移到客厅,厚实的大沙发上,男人迫不及待地只脱了裤子,扯下女子的内、裤便一举冲了进去——

她因他的粗大而不适,他开始蛮横地冲击——

这个暑期,张小纯要回家乡。

家里房子花了四万块盖好了,在张小纯强烈要求下,盖了一个五室一厅的水泥平方。房子是不用担心再被吹倒了,只是缺了一些家具。

张扬听说她要回家,问了一些张小纯家里的事儿,张小纯没有过多透露。

过了几天后张扬就去买了三部笔记本,和五万块的现金给她。

“这三台笔记本是我送给未来小舅子们的见面礼,这五万块你带回去,老人家买台新电视机和冰箱用吧。”

米荷有偷偷告诉过张扬张小纯家里房子倒塌了的事,出发点是既然是位款爷,自己女人肯定得多照顾才是。

张扬琢磨了张小纯那别扭的性子,穷人骨气真是要人命,他要给钱还得考虑好给了之后的各种态度。

这次张小纯盯着那些礼物,没有矫情地拒绝。

事实上,她的确实很需要这些。

上大学了,每个大学生都得配一台电脑,少则两三千,多则上万块都不稀奇。

弟弟们考上了厦门的一所著名大学,那地方生活水平不高,一个月八百块生活费也够了。但张小纯并不想让他们因为穷家庭出生而受到同学们的岐视。男生们的圈子就得大气,这钱是其中之一。

要知道,大学生的学校绝对是个小型社会的缩写。

七月二十三号,张小纯乘飞机到吉林,飞机票是张扬订的。

她家乡位于吉林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那里没有汽车直达,中途要转乘好几种交通工具。

最后乘的是那种小三轮车慢腾腾地坐了三个小时才抵达家乡。

小山村很穷,这里没有丰富的资源,人们多数是种些庄稼养些家禽维持生活。

张小纯回来的时候,穿了最普通的t恤和牛仔裤,拖了一口大箱子,箱子里全是张扬给家人买的礼物。

别看她瘦瘦弱弱的,其实力气不小,从小在家做农活锻炼出来的。

但是农村人一般手骨粗糙,却在张小纯身上看不到。

她骨架子小,手指纤长,皮肤白皙,长得是天生丽质。

村里有一神姑替她算过命,说她是个富贵命,日后穿金戴银自不在话下。

农村人迷信,自打张小纯父母听过后,就再也没把重活交给她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是指望她日后嫁个有钱人跟着享福,而是对家里这个唯一的女儿的怜爱。

张家二老并不重男轻女,尤其是在张家有三个儿子,这唯一的女儿就显得特别的精贵。

张小纯从小到大替家里分担的也就是些喂家禽做饭洗衣的活,上山下地的活儿全是她父母和三个弟弟包了的。

乡亲们总拿这事儿来笑话张家二老,就说他们肯定是因着神婆的算命所以才把女儿养得这般精贵的。

张家二老听了却是没有多辩解,说嘴长人别人身上,别人爱怎么说他们管不了也顾不着的。

刚进村口,就见到一个小卖部外面围了三个高大的男孩子,个个身量一米八,身形也特壮实,皮肤晒得黝黑,脸长得英俊。

更为奇特的,这三兄弟竟然长得一模一样!少有的三胞胎啊!

小卖部老板见着三兄弟来了,赶紧热情招呼:“老张家的,进来坐啊,这么大热天在外面多受罪啊!”

“不了,万一我姐坐的车子往里开了就错过了!”三兄弟的老大拒绝了。

老板张大娘摇头失笑:“你们这傻孩子,你姐也就一年没回来,用不着这么心急吧?再说了,我这地方是三轮车的必经之路,师傅都停在这儿的,人家往里面开要多油钱的!”

“大哥,咱们进去坐吧,这天确实热。”老三张小竟确实被晒得有点受不住了。

“我说你们没带伞啊?”老二张小波率先走了进去。

张大娘问要不要吃冰棍儿。

张小波答应了

“对啊,没带伞,等下老姐回来肯定要被晒死了,我干脆先回去带伞吧!”张小竟刚坐下就跳了起来。

张大娘拿了三支冰棍儿出来,张小亮掏出一块五,张大娘也没客气收下了。

“成,先把冰棍吃完了再回去,省得中暑了。”张小亮说。

于是三兄弟坐下来吃冰棍,男孩子的嘴两三下就啃完了。

张大娘在旁边织毛衣,叹道:“你们姐是咱们村里最有出息的孩子了。听说你姐出去赚了不少钱吧?当那个啥模特儿的。”

“那是!我姐现在可是一身好的,我们家盖的房子也是她找朋友借来的!”

“呵呵,我说你们姐咋能这么挣钱呢……”张大娘语气有点儿暧昧。

三兄弟脑子绝对不傻,老大张小亮装作没听明白说:“弟,你去广州打工的时候,他们那边消费咋样?”

张小竟说:“消费可高了。好多大学生都是年薪十万二十万,听说北京工资更高!人人月薪上万呢!”

“唉,那老姐挣得可真少,一个月才五千块呢……”

三兄弟你一言我一语,状似抱怨中,却也是告诉张大娘,甭想歪了,他们姐这钱来路很清白!

张大娘没吭声了,谁都知道北京那地儿工资确实是高上万的也不稀奇,张家那姑娘挣的确实是算少的……

看吧,盖房子的钱还是借来的。

冰棍儿吃完后,张小竟就准备往家里去拿大伞,最后张小波看中了张大娘家的遮阳伞,觉得这伞挡阳光不错。

便向张大娘借来用一会儿。

这邻里邻外的,农村人的热情也比城里人高,只是张大娘的性格相比起来就有些另类了。

不过就是借把伞而已,张大娘还是不会说什么的。

三兄弟等了一个小时了,这年头农村里没牵电话线的很少了,但这个村子里愣是没几户牵得起,一般都是村上的医堂里和乡镇所里有牵。

三兄弟有手机,但这边信号不好,电话十有九不通。

眼看都下午四点了姐姐的人影儿都还没到呢,三兄弟就流轮给拨手机,最后还是用的小卖部里的手机,收了一块钱。

张小纯这时刚走到村子口,手机响了,她接起就说了一句:“我马上就到了,等着啊。”

电话刚挂断,村子口就听到了三轮车的声音。

三兄弟兴奋了,争先恐后往门外跑去,张大娘也伸长了脖子。

大约十几秒后,就看到三轮车的影子了,车还没停妥三兄弟就跑了上去,车里面坐着张小纯。

“老姐!”

三兄弟热情地叫道。

“帮我把箱子拖下来。”

因着下午人少的缘故,这辆三轮车只有张小纯一个人坐。

下来后给了师傅二十块车钱,相当于打的。

做为家中排行最小的张小竟,理所当然就是那个苦力。

把箱子小心地拖了下来,这里面挺沉的,老姐的每样东西都是宝贝,甭管贵不贵都得小心呵护。

“你们三又长高不少了啊。”看着眼前的三胞胎,张小纯欣慰地点点头。

“哟,老张家的小姑娘又长漂亮了!快来大娘屋里头坐坐啊!”张大娘热情地招呼着。

张小纯扬起笑容:“大娘,好久不见了,生意好吗?”

作为村里唯一的小卖部,张大娘家的条件一向比同村人的要强些。

因此无可避免的,这样的人心里头多少是有些强者自傲的心态。

“生意好着呢!进来坐坐吧!”

“大娘,我就先不了,等我明儿再过来好好坐坐,坐了两天的车,累死了。”

以火车的速度,张小纯要回到家乡没有两天是搞不定的。

飞机缩短了她一半的路程,但也耗时了一天。

所以张小纯的精神不算好。

“是啊,大娘,我姐坐了这么久的车肯定累了,我们先回去了,明儿养足了精神再过来玩!”张小亮也帮着腔。

张大娘就不好多作挽留了,只说:“把这伞给你家姐姐打去吧,别晒到了。瞧这细皮嫩肉的晒伤了可就难看了……”

“谢谢大娘了。”

张小竟手里拖着箱子腾不出手来,张小波去把太阳伞取了下来。

偌大的一个太阳伞在张小波的手上就跟一把小雨伞一样的轻。

“走吧,姐!”

“爸和妈是不是下地里了?”

七八月正是最热时,农村人一般是上午干完活休息到下午四点太阳不炙后才继续开工。

所以这时候城里该下班了,但农村人却是正在忙碌的时间。

“是呢。本来他们想来接你的,我就说他们天天有睡午觉的习惯,不养足了精神肯定使不出力气,就没让他们来了。”

“你们有帮爸妈下地吗?”作为长姐,张小纯大了他们两岁,所谓长姐如母,年幼父母下地时都是她带着这三胞胎

的,所以三兄弟很是敬爱她。

“有啊,不过爸妈不让,他们让我们好好念书。”

“嗯。”

一路边走边聊,张小纯问的多是家里的事,三兄弟也一一回答了。

从村口一直朝一条两米宽的小马路一直走半个小时,再拐个弯穿过一条竹林,再走十分钟,就能看到一个大院子里。

农村人的院子挺奇怪的,多是依着姓氏而居。

比如这个院子里姓张,那姓陈姓李的就几乎没有。

这个院子就是张家院,住里对的多少都牵扯着一些血缘关系,什么三姑婆六叔公的真能饶晕人的头。

张小纯的家因为刮大风下暴雨年老失修的老房子倒了,两个月前出了钱建好了,终于也可以住新房了。

房子盖好的那段时间可多乡亲们过来玩,都想看看这个五室一厅是什么样的,虽然只是平房,房间也小,但在村里能兽起水泥房的还是极少的。

这股热潮好一阵子才褪去,张家恢复了平静。

张小纯回来的时间段里,张家院里基本没人,只在田地里看到忙碌的村人。进了院后冷冷清清的,也暂时少了一番寒暄。

张小纯和三个兄弟不一样,她嘴不甜,性子冷,也不爱叫人。

望着自家那新修的水泥平房,屋顶能看到玉米铺晒着,张小纯嘴角勾起一抹笑。

张小纯回来要住二十天,接着她会带弟弟们去厦门报名。

回来的时间里,张小纯生活很平静,拿出了给弟弟们的笔记本,然后就是那金链子和钻表。

张家这五口人天天戴出去炫耀,弄得村里人羡慕不已,这张家姑娘可真够出息了。

不过也有不好的传言,就说哪来这么多钱啊?模特儿能挣这么多钱么?

这无可避免地影响了两老口子,是张小纯保证并说金链子只要三千块,那块表只要几百块才不再怀疑了。

这话虽然能骗两个没见过市面的老人,可骗不了三胞胎。

张小纯只对他们说:“别告诉你妈,你姐我交了个富公子,这些都是他给咱家的见面礼。”

这一听,三兄弟砸锅了!

“姐,这家伙对你好不?!”

“姐,咱爸说了读书期间不能耍朋友的!”

“姐——”

“够了!把你们嘴巴闭严实了!总之谁要是说出去了谁就死!”

长姐的威严不比父母弱多少,三胞胎立马乖乖把嘴闭上了,但眼里还是各种好奇各种猜想都有。

张小纯只说:“总之,他不是什么坏人,也不是一个老头子,他大我一岁,和我都是大学生。了了?”

“了了。”

家里没有冰箱,没有洗衣机,没有席梦思,张小纯准备这天一早,没让父母下地一家六口去了镇上买家电。

对于她掏出来的钱,只解释说:“反正我也不瞒你们,你们去看xx台播出的新剧,我在里面演女二号呢,这些就是我的薪水!”

买了家电的当晚回来,家里人就围着电视找那个台,然后如愿地在里面看到了张小纯的面孔。

所有人吃惊了。

“我姐这是要当大明星了喃——”

“女儿这么有出息了啊——”

第二天,张家人负责把消息传播给了全村人。

张家有亲戚,亲戚不多,但也不少。

亲戚多是外村人。

镇上住着一位舅舅,舅舅是武夫,张小纯和三胞胎的身手就在舅舅这里学的。

舅舅因着开武馆的,家境相当的不错,在镇上也是有名的富裕家庭。

对镇上的富裕人的评价:天天有肉吃,家里有冰箱有电视有洗衣机。

张小纯那天去买家电,就得到镇上才买得到。

农村人可不是天天都能进城的,有特定的日子赶集。

那天正是赶集的好日子,张家六口也去了镇上,买家电是主要的,看望舅舅是次要的。

一大早进了镇上,先去吃了顿早餐,再去的舅舅家。

舅舅的武馆早上八点就会开门,早年的时候,武馆生意挺好的。

但现在,随着村里人越来越多的向城市里发展,武馆的生意就没落了。

张小纯在读高二的时候,舅舅就另开了家超市,武馆的生意极冷清了。

不过开了超市后,舅舅家仍然生活得富裕。

对于舅舅,张小纯一向是挺尊敬的,他在年幼时教导张家四个孩子习武,尤其是女孩子更是严格,张小纯虽是女生,但性子像个男的。

比男人还能吃苦,这也让舅舅很喜欢她,待她比自己的亲生女儿还要疼痛。

因着暑假,与她同年出生的表妹,柯小宛也在家里。

一早见着姑姑家人来了,柯小宛没有多大的好脸色,打着呵欠开了门:“姑妈姑爷来了啊!进来吧,我们今天要去吃喜酒,家里没

有开火。不过有菜。”

“没事儿,小宛,我们就是来镇上买点家电,顺道过来打声招呼。既然家里没人,我们就先去买家电,你跟你爹妈说一声吧。”张母说。

“好呗,那姑爷姑奶你们走好啊,我等下会去给爸妈说一声你们来的,要是下午你们还没走,就再过来坐坐吧。”

只是下午的时候,再去柯家时仍然没人,张家才打道回府的。

“柯小宛越大越不可爱!”张小竟嘀咕。

“小竟,别说话。被爸听到了要挨骂。”张小纯喝止了。

“爸也就是那个德行,早说了舅妈家根本看不起咱这门穷亲戚,也就舅舅还念着旧情……”

“好了,回去了。”

那次后,过了三天,也是张小纯的电视剧正在台里播出的时间。

舅舅家一行人专程来到了张家,是听说了自己姐姐家买了家电一事,最重要的是在电视里看到了张小纯!

“唉,来之前怎么没打个电话啊!瞧家里没啥菜!”张家二老看到突然出来的舅子家,实在有些吃惊。

“随便吃吃就行了。哪这么多讲究。打电话还得用广播通知,费事。反正来了你们就知道了!”

这是柯成,张小纯的舅舅。

虽为武夫,但他却是很和善的一个人。

“舅舅来了啊,请坐。正好,我本来过几天才想着把礼送过去的,小竟,你把我从北京带回来的礼物拿出来。”

当时张小纯正在屋里给三兄弟说些大学的趣事,听到堂屋外动静一出来就看到了舅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