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子,一屋子的人都傻了眼,说这是谢恩吧,哪儿有磕得这么实在的,听着那梆梆的声音,林海都开始心疼息家姑爷了,瞧那额头都磕青肿了。
康熙也大为不解,疑惑的说道:“小九你有话只管说明,不必这么磕法,朕也没怎么着呀!老大老二,快扶住你们九弟,这孩子怕是欢喜糊涂了。”
胤禟一起磕了十来个头,方才在胤褆胤礽的强行拉扯之下跪直了身子,胤禟不顾额头上传来的疼痛,只恳切的求道:“皇阿玛,儿子求您给儿子的儿子重新赐个名吧,万万不能叫弘历呀!”
康熙更加不明白了,弘历这个名字不难听呀,也没和谁家的孩子重名,弘历?叫着挺顺口的,怎么小九却活象是见了鬼似的。大家一听胤禟的话,也都傻了眼,自来皇上赐名是天大的荣耀,做儿子做臣子的都只有高高兴兴接受的份儿,怎么这小九却大有拼着不要这条命,也得给他的儿子改名儿,这里面难道还有什么玄机。
“弘历……弘历……”康熙自言自语的念叨了几遍,忽然间灵光乍现,康熙不由也变了脸色,他终于想起来,当年他带着黛玉等人去木兰围场秋狩之时,黛玉曾经和他说过,在历史上,老四曾经和钮钴禄氏生下一个男孩儿,他赐名为弘历,这个孩子就是败了大清基业的超级败家子儿。
“好,改名,不叫弘历,我爱新觉罗家的后代,绝不许叫弘历。如海,你的才学好,这孩子也是你的外孙儿,你说用个什么字好?”康熙立刻斩钉截铁的说道。
林海微微想了一下,郑重的说道:“《论语》有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不若就取弘毅二字,大哥以为如何?”
“弘毅……好,就用弘毅。”康熙思量一回,便拍板定下了黛玉的大有来头的儿子的名字,爱新觉罗弘毅。然后立刻传来李德全,让他取来早就备下的玉碟,康熙饱蘸了李墨,在玉碟上亲手写下两个孩子的名字,命胤礽亲自拿着玉碟到内务府记档。从此,整个爱新觉罗氏的每一个人都会发现,随着这两个小家伙的降生,皇室生活就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康熙又亲手写了一份给两个孩子起的名字,让人给黛玉送过去,并且命人传话,让太子妃把小格格净筠抱出来给他瞧瞧。李德全带人到了产房外传了话,黛玉听说儿子叫弘毅,女儿叫净筠,心里挺满意的。只在枕上向外谢了恩,又用绣绮刚刚赶工做出来的翠绿色云锦襁褓抱好小格格,让太子妃抱出去见她的皇玛法和郭罗玛法了。
太皇太后到底是有了年纪,又在王府里守了一天一夜,早已经吃不消了,这会子两个孩子都平安的生下来,太皇太后心里一松,坐在椅子上便有些个站不起来了,苏麻喇姑瞧着太皇太后的情形,不由的心里发虚,忙低声劝道:“老祖宗,您起驾回宫吧,回去好好歇歇,后儿还要给小阿哥小格格洗三呢,您可是老早儿就向万岁爷应承了这件事呢。”
太皇太后缓缓点头,她自己的身体她最清楚,这一天一夜,她是强撑着,这会儿早就撑不住了,再不好好调理,只怕这条老命就要交待了。她可是刚得了这么好的一对宝贝儿重重孙子孙女,且没活够呢。
宜妃忙也劝道:“苏嬷嬷说的对,老祖宗,您回宫歇着吧,玉儿这里有臣妾,您只管放心。”
黛玉本来正闭目养神,听到苏麻喇姑和宜妃的话,黛玉忙睁开眼睛看向太皇太后,黛玉忽然发现太皇太后头底有一团淡淡的黑气,不期然的,“死气”两个字跳入黛玉的脑中,黛玉心中一惊,也不顾自己产后虚弱,忙坐起来说道:“等一下,老祖宗劳累了整整一天一夜,可不能这么就走,额娘,您陪着老祖宗到外间坐一坐,请大师伯伯和叶伯伯为老祖宗请个平安脉吧。”
宜妃笑道:“到底玉儿想的周全,老祖宗,您意下如何?”
太皇太后想了一会儿,笑着说道:“就不在这儿闹着玉儿不安宁了,回宫再诊平安脉也是一样的。”
黛玉也不好强求,想下床送太皇太后,却又被太皇太后拦住,黛玉一碰到太皇太后的手,心里不由的一沉,也许是那颗绛珠改造了她的身体,黛玉发觉自己能看到太皇太后的经脉里有一股淡淡的黑气正缓缓的流动,直觉告诉黛玉那黑气会要了太皇太后的命,可是黛玉却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法子才能驱除这种黑气。
宜妃带着众家福晋将太皇太后送了出去,黛玉心里总觉得不安,便也顾不得会不会被笑话,忙让素绢去前面请回胤禟,将自己对太皇太后的担心细细的说给胤禟知道。黛玉因为没想明白自己为何能看到太皇太后体内经脉的运行和那团黑气,便将这一节隐下,并没有细细说明。
胤禟听罢,点点头说道:“玉儿,我明白了,你安心坐月子,一切有我呢。老祖宗是两日请一回平安脉的,明儿我陪大师伯伯和师傅进宫,相机行事便也是了。老祖宗到底有了年纪,又熬了一天一夜,有些个吃不消也是正常,回头用些安神健体的汤药,一定会没事的。”
黛玉浅浅笑了,
若非生下小净筠,黛玉几乎都忘记了查木罕曾经说起来,阎王答应过,黛玉可以给人加三十年阳寿,说不得到时候要动用这个特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