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妥,玉儿有个想法,不知行与不行?”
康熙笑道:“玉儿,你且先说来听听。”
饮宴乐兄弟弃前嫌诊金贵荣府起波澜
“大伯伯,在宫里头说话到底不自在,不若大伯伯挑上个日子,将胤礽哥哥和其他诸位哥哥弟弟都叫上,在宫外选家合适的酒楼,父子兄弟们白龙鱼服,如寻常百姓人家的父子一般,只好好吃酒说话,席间只说亲情不论其他,到时大伯伯将玉儿介绍给胤礽哥哥,想必胤礽哥哥不会有什么不高兴的意思,往后的话儿怎么说,便要看和胤礽哥哥相处的如何了。”
康熙听了点头道:“玉儿说的有道理,不过此事要机密些,选哪一家酒楼,玉儿你可有成算?”
黛玉笑道:“大伯伯,这事儿您可问不着我,只去问九哥。”
胤禟在外面有产业,康熙早就知道,听了黛玉这么说,便笑道:“也罢,玉儿,这事大伯伯心里急,你准备准备,明儿中午便办这事。”
黛玉点头应了,又陪康熙海阔天空的聊了,康熙惊讶的发现,黛玉年纪虽小,知识却很渊博知识面也极宽,她在算学上的造诣竟还在自己之上,不独如此,那些算学上的用上的洋文,这小丫头念起来也是滚瓜烂熟,这玉儿怎么会懂这么多?如海于算学上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的,自不可能教授于她,康熙心里又犯起了疑惑。
黛玉似是看出康熙的疑惑,只笑道:“大伯伯可是想问玉儿怎么会这些的?”
康熙点点头,黛玉便说道:“爹爹和先母虽然不喜算学,可是玉儿却喜爱的紧,因此爹爹便特意请了外洋来的洋人教授玉儿,玉儿还不算笨,学的时候也常得到洋先生的夸奖。为了沟通方便,玉儿便也学会了洋文。”
江南富庶,很多飘洋过海的洋人都会在江南落脚,黛玉如此一说,康熙便也没有怀疑,事实上,林海为了帮助黛玉遮掩身份,也的确为黛玉请了一位来自海外的传教士,黛玉每天都会跟他学习一个时辰。那传教士倒是个有真才实学的,特别精于算学,得了黛玉这个有底子的好学生,他自然是倾囊相授,教了黛玉一年之后,便回国述职,便是有人想细查,也是不能了。
议定之后,康熙便带李德全回宫,在回宫路上,李德全悄悄告诉康熙,来的时候宫里有人跟踪,已经甩掉了,他刚才派人查了查,跟踪的人是永和宫里派的。
“德妃?”康熙皱着眉头说了一句,便再没说什么,一路无言的回了皇宫。
第二天清早,阿哥们来请安,康熙脸上比往日里多了些笑意,只说道:“今儿难得清闲,胤褆胤礽,你们两个带着弟弟们换了便服,陪朕出宫走走,都不许带服侍的人,我们父子好歹松散一日。”
此言一出胤礽便愣住了,俄顷,一股暖意从心中涌出,眼中忍不住有了湿意,多少年了,再没听到皇阿玛这样亲近的话。
看到胤礽的神情,康熙也有些心酸,胤褆胤禛他们几个也觉得心里不是个滋味,胤禟便卖个小,拉着胤礽的手说道:“太子哥哥,快带我们去换衣服呀,若穿了这身阿哥衣裳,再别想玩痛快了。”
胤礽回过神来,忙掩饰的笑道:“好好,可是……我并没有什么便服。”胤褆立刻接口笑道:“没关系,我们的身量差不多,刚才前儿你大嫂才给我做了一身新的便服,还不曾上身,便送给你吧,只不要嫌弃她针线差便是。”
胤礽忙笑道:“多谢大哥。”
少时李德全带人将各位阿哥的贴身小厮回府取来的便服送进来,胤礽和兄弟们到后面一起换上,便随着康熙出了皇宫,这一回出宫,康熙可是光明正大,连车马也不用,只是步行,一边看着两旁的人物风景一边逛着街,竟是难得的自在。
胤褆起初极不习惯,可是慢慢的,胤禟胤俄找他说话,十三十四两个小的一个在左一个在右,一口一个二哥的叫的亲热,看到那卖糖葫芦的,小十四只眼巴巴的瞧着,然后软软的叫着:“二哥……”
胤礽实在受不了小十四那湿漉漉的眼神,只得走到卖糖葫芦的面前,随手从荷包里拿出一枚金瓜子递了过去,闷声道:“给爷两串糖葫芦。”
卖糖葫芦的小贩苦着脸道:“小人找不开爷的金子。”胤礽别扭的说道:“剩下的赏你。”
这小贩也是个实诚人,他想也不想便将那一垛子糖葫芦全都递给胤礽,然后才收了金瓜子,不好意思的说道:“爷,您吃大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