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道:“也可,与她们两人的身份也适当……”又看了看意秾,对容铮道:“天色晚了,不如你送一送意秾吧。”
容铮道:“儿子还有事没处理,我让高成送她。”
意秾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起的身,给太后和容铮福了一礼,转身出去时,只觉得脚下发虚,似踩在了棉花团儿上一般。
下阶陛时,高成抱着拂尘,“哎哟!”一声,道:“公主您可小心着点儿,这台阶高着呢!”
这一声儿不小,太后听见了,都跟着心揪了一下。容铮平静的站起身,跟太后道了辞,转身走了。
他从宜寿宫出来,夜幕笼罩下的皇城,静谧而又广阔。白天时不觉得,到了夜里才感觉出了秋意来,露水浓重,雾气悬浮在半空中,如笼着一层细纱。
出了直阳门,西侧是一条小河,水面上有许多宫人们放的红羊皮小水灯,数百十盏,浮满水面,烂如繁星。
谢通见容铮盯着小水灯看,倒想起在大梁时的事情来,便试探着上前道:“圣上若是想放一盏,奴婢这就命人去准备。”
容铮淡漠地道:“不必。”就提步往书房的方向去了。
意秾回到宝福殿,当晚就发起了高烧,额头滚烫,意识模糊不清,有时竟连糊话都说了出来。彤鱼和丹鹭几个都吓坏了,连夜去请太医,太医掌脉、开方子,药煎好了端来,却叫不醒她。
意秾并不张嘴,彤鱼等人强喂她亦不可,就算勉强送入她嘴中,也是多半又流了出来,她齿关闭得紧,只有极少一部分汤水能入腹中。她越发虚弱,总是昏睡着,似是连求生的也没有了。
彤鱼几个轮流守着意秾,用湿帕子给她擦拭身体,以期能降降热度。
到了第三天头上,意秾的烧仍没有退的迹象。丹鹭心里着急,到她值夜时,她一面帮意秾擦拭,一面带着哭腔不停的念叨,也不知她是从哪学来的一段经文,当人无能为力的时候,寄托于神祈总还有些希望。
意秾迷迷糊糊听她念的像是《金刚经》,想跟她说自己没事儿,让她不用担心,却睁不开眼睛,也发不出声音。渐渐地,就没了丹鹭的声息,似是睡着了。意秾头脑沉沉,朦胧中有人将她抱了起来,他身上凉凉的,还沾着夜里的湿气,冰凉的带着股淡淡的龙涎香的味儿。意秾脑子里转不过来,只觉得这凉意让她很舒服,她便将头窝进了他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