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汗阿玛,我这都是、为了谁?!”
“为了谁?”康熙差点给他一个白眼。
“为了汗阿玛啊!”
家人面前,胤祉说话越来越利索了,只要不是太激动,都很少结巴了。
“您看冬天来了,您要犒赏优秀士兵吧?您要发津贴吧?这不就都有了?”
康熙:“哦,都是给朕的?”
胤祉:“是啊!还有啊,我在京城办纺织厂,优先招募军属,这简直就是‘一人当兵、全家收益’!您说从今往后,还有谁不愿从军、不愿保家卫国?”
胤祉说得慷慨激昂,康熙用一句话让他闭嘴了。
康熙:“给朕,不用钱?”
胤祉:“。”
想得美!
第179章
康熙当然也只是逗逗胤祉,他怎么可能拿亲生儿子的劳动成果,去便宜其他人呢?
只是为了看胤祉气鼓鼓的样子罢了,这孩子气的表情才可爱嘛。
逗完孩子,他不但让户部给了钱,还给得比胤祉定价的要高一倍。
“谢谢汗阿玛!”胤祉一脸感动。
康熙却看着他这实诚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
“你这样做生意,是怎么做到不亏本的?”康熙真心疑惑。
倒不是说他搞什么内幕便宜胤祉,而是胤祉给出的价,实在是太低了!
就说一匹三十尺(约十米)的细棉布,寻常作价,在京城是八百文至一千文不等,在其他州府上最少也不会少于六百文。
但是胤祉一匹细棉布,只卖给军方二百文!
康熙给他提到了四百文,还比最便宜的,便宜上二百文呢。
胤祉给他解释:“那是因为我成本也低。”
其一,他进口的棉花因为有朝廷的扶持,关税特别低,价格比大清境内便宜了太多!
其次,他的人工和材料成本也很低。
以往的棉布都是人工纺织的,生产力低。手艺最好的工人,也要十天才能出一匹布,再加上纺纱的时间,就更长了。
但胤祉扩大生产规模后的纺织厂,各种工人二百名,一天就能产出五百匹布!
胤祉说出这些,康熙却觉得他更实诚了,很多时候,一样东西的价格,都不是按成本决定的。
何况他的布匹算得上奇货可居,料子比市面上任何的布匹都要好上几番。
如果让康熙定价,即使他不是什么奸商,也应该定价在一两银子以上。
“汗阿玛,那是我对你好,好吧?不是你说的,想要百姓康宁、天下熙盛?这价格呢,就说是你定的,因为你爱民如子啊。”
康熙心里感动,亲昵地揉揉他的发顶,“乖孩子。”
真是个实诚的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