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那不是说李英贵种田的吗?”

“在别处依然适用,对不对啊三爷?”

被cue到的胤祉,欣慰地看着唐岳点点头,“你是聪明的。”

扎布和乌恩奇服气了,认了输,一人掏了十两银子给唐岳。

胤祉一向对员工大方,唐岳倒是一点儿也不缺这二十两银子,但比赛赢了高兴啊。

他当即表示要用这二十两胤祉,请大家在京城最好的酒楼吃饭。

连胤祉都觉得,唐岳确实会做人,于是转头对扎布乌恩奇道:“学着点。”

二人:“。”

胤祉对这个场地很满意,租金是二百两,属于是京城铺租的良心底价了。胤祉点头,此事便拍板下来了,唐岳再去料理手续。

将这茶馆二百两租给唐岳的,是一名孙姓富商。按对方的话说,他是涧中鱼先生的书迷,租了铺子给他们有个前提条件:

不求别的,只求先生能多出新书、新连环画,孩子已经饿了太久了!

甚至还模仿连环画里的表情包,画了个巨丑的表情包,让唐岳转交给涧中鱼先生。

[嗷嗷待哺.jpg]

胤祉看了一眼,差点瞎了!

好丑……

胤祉:“跟他说,画得很好,下次别画了。”

唐岳噗哈哈大笑,又问:“那新书什么时候出?”

胤祉:“快了。”

唐岳:“。”懂了,‘快了’就是完全没法给出确切日期,很大概率要等很久的意思。

希望孙大哥等半天等不到新书的时候,不要打人。

胤祉两世人加起来,被催稿都催习惯了,懂得各种拖延敷衍之法,这朝代又没有专属编辑管他,他不由自主就拖了很久、很久……

一月底时,蒲松龄和李英贵向胤祉辞行。

他们此番跟着胤祉回京,是来报喜的。

第二季御稻也丰收了。两季稻产量稳定在每季五六石,比起以往一亩良田一年只有两石来说,足足多了两番不止。

两季的稻种留下来,完全足够一个南方大省种再种两季的了。

此番他们要赶回南方,免得误了农时。

胤祉的

《御稻与少年》已经在去年冬天完结,并低价卖遍了大江南北。

结果年底全大清上下十几个省的地方官,不约而同地上折子求御稻种子。

康熙让李英贵计算了种子储量,考量许久后,决定一大半留在江南省种,让李英贵和蒲松龄看着。

其中一成的种子,给了两广巡抚佟国维,让他在那边好好试种。

剩下的给每个省都分了一些,并要求地方官做好种植记录反馈。

李英贵这回不仅在村里光宗耀祖,还要到各地去教别人种御稻,心里可太美了!

胤祉很珍惜他这样的农业科研人才,见他飘飘然,不由多叮嘱了几句,让他别被糖衣炮弹迷了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