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也不知道该回什么话啊?
康熙转向胤祉:“老三你说,我该赏他什么呢?”
胤祉稍一沉吟:“光宗耀祖。”
康熙:“……”
这也太言简意赅了。
不过胤祉说得没错,老百姓图了温饱之后,不就图个光宗耀祖吗?
什么是最光宗耀祖的,应当是做官了?但是一个种地的,能当什么官?
康熙看了看李英贵的字,觉得他就算给他当官,应当也是可以的……
正这么想着,胤祉却直接呈上来一份奏折。
康熙:“……?”
原来早就等着他呢!
康熙打开来看,其他阿哥们面面相觑,有些纳罕,都很好奇胤祉写了什么?
这是胤祉为李英贵、蒲松龄和李家村请赏的奏折。
“蒲松龄,是谁?”
康熙莫名觉得这名字看着,就给他一种‘毛毛的’感觉。
李英贵连忙回禀道:“是迟老给小人找的老师,读书习字做学问,都是老师教予小人的。”
胤祉:“还是、《聊斋志异》作者。”
康熙:“…………”
他就说怎么这么眼熟!
虽然对他写的那些神怪小说,有些看不上,但康熙还是对此人有了兴趣。
“传他前来,朕考考他。”
……
天亮时分,
所有李家村人都被大铜锣声叫醒,让全部人去晒谷场接圣旨。
“接、接接接……圣旨?!”
有人听清外面的人在喊什么后,从床上滚下了地,怀疑自己在做梦。
接圣旨不是那故事里的状元郎才能有的好事儿吗?
让他们全村人都去接,这是全村都要做官了???
€€€€有人飘飘然,显然是睡梦还没醒。
李家村人不一会儿就全部聚集在晒谷场上,只见穿着一身华丽官服的太监们扬着下巴、鼻孔朝天,说不出的气派。
不知道为什么,从前他们或许会觉得这样的人就是天老爷了,可是昨儿个见识到皇帝亲民的样子,此时心里忽然懂了为什么有个词叫‘狗仗人势’了。
许多人在心里默默想着,地方上虽然有很多贪官污吏,但皇上是个好的,就是有盼头!
果不其然,很快,皇上就给了他们最好的盼头!
只见皇上身边的大太监和蔼可亲地走到前头,笑眯眯地展开圣旨,宣布他们李家村更名为‘御稻村’,并且把附近几个村落都给并入了他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