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 部分

妻悍 花羽容 2966 字 4个月前

是想尽办法。

事实证明人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在没有外援的帮助下,杨岚凭着总督夫人和郡主这个大旗,照样扯得是风生水起,鉴于她的诚心诚意,和有人也去调查打听了她的名声,确实还不错。

大家慢慢地相信了她,反正不要钱嘛,大不了就回家呗,你还能治我罪不成。

大概是抱着这个简单的想法,一些胆大啥都没有的清苦人家最先响应了杨岚,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学堂,她找到了第一批学生。

最先要解决的并不是宿舍多好的问题,这里的情况和京都不一样,京都讲究个排场和气派等等,但这里要求的是实际,我要看到利益,百姓也同样要看到效果啊,我们家的孩子虽然不咋地,可在我们家大小也是个劳动力呢,你总要让我们看到你们学了些啥吧。

杨岚第一时间要做的是让孩子们能够学到真正的东西,根据他们的资质进一步去挖掘,现学的是一些简单的东西,问过他们的爱好和想法,让他们把各行各业的一些东西都了解了一下,也让他们动手做实验,或是去观摩一下。

这样一来有些感兴趣的孩子就知道自己要学的是什么了,而一些孩子更愿意走科举读书,这部分则比较好办,进来后好夫子开蒙就可以放心了,要学的且多呢,主要是想学手艺的这些孩子需要怎么安排,怎么才能让他们见到短期效益,哪怕是钱不多呢,也能给孩子家长们带来信心啊,学手艺到底是好,能赚到更多的银子。

学本事不就为了这个么,因此这个学堂里也有不少女孩子,不过是单门安排的地方和男孩不在一处,也碰不到一块去,例如女红之类的,报名的人最多了,这个是最快能见效的。

有些已经有基础了,杨岚稍加点拨,将自己多年的绣品经验告诉孩子们,马上就能涨工钱了,因此女孩子们反倒后来又来报名了不少人,显见是得了好处了。

而还有一些是学香氛的,有些是女孩子,也有些是男孩子,这个是不分男女都可以干的,还有茶道。

杨岚想尽了一切办法,动用了自己能用的一切人脉,甚至公然打着容逸的名号在外做事,到处去怜惜商家酒楼店铺,连哄带骗的法子全都用上了。

让这些勉强能干活的孩子们先去干着,工钱看着给,就是给孩子们一个鼓励等等这样的言语,杨岚觉得自己把一辈子求人的话都说完了,有时候就为了让一个孩子能多几个铜板的事,就要缠磨一个上午。

不管怎么说杨岚的坚韧和耐性还有善心得到了一些商家的支持,默默的接受了不少的半生不熟的学徒来干活,给他们一些银钱就算是做善事了吧。

不是所有人都眼瞎了,也有不少人看到了杨岚做的事的确是好的,帮助了不少清苦人家,还给了他们独立自立的机会,可以更有尊严的活着,谁愿意卑躬屈膝呢。

不管怎么说在一年以后,杨岚的学堂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这里出去的孩子教养更好,服务态度也更好,吃苦耐劳,从不抱怨,更不会干小偷小摸这样的事情。

用起来非常放心,且其中不乏出了不少好孩子,很机灵有才有前途的孩子,让逐利的商人们看到了这里面的价值,此时有人捧着大把钱来找杨岚要求投资学堂,愿意出一份力了。

杨岚终于松了一口气,她终于打开了局面,做出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承认,在能喘口气的时候,她病倒了。

长久以来的疲累外加心里一直憋了一股劲,我一定要做出个样子给所有人看看,我不是只会当花孔雀,也不是因为家世好所以命才好的,我也有我自己的优点,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我也曾付出过努力的。

抱着样的信念,杨岚一刻都不敢放松,学堂的事更是亲力亲为,还要给孩子们做些思想课,开阔他们的眼界,解除他们的自卑胆怯心里等等问题,在终于等到了大众承认的时候,人一放松,身体就出现警报了。

384

杨岚病倒了,这下可把容逸愁坏了,人好的时候也不觉得咋地,等人倒下了,才发现家里都乱套了,半个时辰管家来了三次,问这问那,还好大夫给请回来了,好多事一屋子下人都不太敢做决定,以前都是听从杨岚调度的。

等容逸自己干的时候才发现,家里这点琐事也很麻烦啊,弄不好也很耽误工夫的,偏他在外面的事也好忙的。

没办法又把岳嬷嬷请出来了,原本岳嬷嬷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只是杨岚以前没跟着来广东时指点一下的,后来就回去养老了,如今容逸搞不定内宅的事,太婆烦了,只得又颠颠的把人给请回来了。

好在岳嬷嬷自己也想来,她把杨岚当自己亲闺女疼的,闺女病了自然要来照顾一下的,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过来干活了,里外一把手,不过一个上午就弄利索了,容逸长出一口气,急慌慌的又跑去衙门了。

海外贸易的开放牵涉到很多事情,如今正是忙乱的时候,容逸前头有很多事要干,晚上还要担心杨岚的身体,夜里起夜几次查看杨岚的体温,害怕她晚上发烧自己睡过去不知道耽误了病情,这蜡烛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