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城里传来的消息,赵掌柜帮忙找的老实可靠的仆人找到了,是一对四十来岁的夫妇,夫妇两都死了孩子,无依无靠,一直过着饥饱不均的日子。
夫妇俩为人不错,也很善良,赵掌柜特意打听了一番,夫妇俩没有卖身的打算,却愿意伺候两个年老的老人,只希望将来何莹能让他们入土为安。
何莹一听觉得这样兴许也不错,便见了两个人,这一看更是满意。
何莹相信自己的直觉,这两个人是最好的人选,而且孙大爷和孙杨氏也能得到很好的照料。
何莹信心的安排着她离开后孙大爷和孙杨氏未来的生活,同时也筹划着在孙家塘多买一些土地。
何莹打算给自己亦或是郭明瑾将来留一条后路,虽然现在的李隆基是个好皇帝,但是将来亦或是十几年后,李隆基会不会跟历史里所说的那样专横就不可而知了。
现在她还有郭明瑾还有皇上 已经绑在了一起, 将来的路是福是祸谁也不知道。
何莹不做没把握的事情,也不想做冒险的事情,所以她打算在孙家塘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将来能安然归隐田园的后路。
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郭明瑾,却是引来了郭明瑾的深思。
郭明瑾不得不承认何莹的想法是正确的,谁也不能料到将来如何,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自是最好的,郭明瑾同意了何莹的意见,也开始重视起这件事情。
买地的事情郭明瑾却打算一手操办,这样何莹也有更多的时间陪孙大爷相处。
郭明瑾在孙家塘附近散发出了要买地的意向之后,消息不到半天就传遍了附近的十里八乡。
跟这个消息散发出去的还有郭明瑾的慷慨。
话说有钱好办事,加上郭明瑾这样一个有钱的大财主,自然有很多愿意卖地的人看到了契机。
效果自然也是明显的。至少到离开的时候郭明瑾已经买了附近几个村子总共五六百亩地,还有几百亩坡地。
虽然地大多不是相连的,但时间有限,郭明瑾也不好太过于计较那么多,买了的地郭明瑾依旧返还给原有的主人种,那些种地的只需每年按时按量把收成交给孙大爷便可。
这样一来,孙大爷跟孙杨氏也彻底过上了无忧无虑的日子,而孙大福也被郭明瑾聘请来帮忙管理那些地,收地租的事情自然是落到了孙大福身上,郭明瑾这一个举动不知道羡煞了多少孙家塘的人。
特别是跟何莹家毗邻的李大婶在听了这个消息过后更是酸气大冒。
若是当时她跟何莹处好关系。而不是处处为难何莹,何莹会不会也会像孙大福那般对待她。
她现在都快成了孙家塘的笑柄,当年她对何莹还有何俊做的那些事情被村里人拿出来说道。村里那个不是讥讽她目光短浅。
等何莹料理完所有事情以后,已是离开最后一天的晚上。
等人尽散去,何莹才伸伸懒腰,准备睡觉。
“咚咚咚~~~”
屋外响起了敲门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谁这么晚了还来敲门?”
韵儿疑惑的问道。虽然没有来孙家塘几天,但也知道这里人的习惯,天黑后是不会走家串户的。
何莹皱皱眉,停止了脱衣服的举动,把身上的衣服整理了一番,这才对着韵儿说道。
“我们出去看看吧。”
另一个屋子的郭明瑾和郭二郎也同样听见了敲门声。这会也正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