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今年才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冷静坦然得丝毫不像是精神病人,他告诉警方自己除开被绑架当天应激出现第二人格,之后的一个星期里的“李映洲”全是伪装。
而已然锁定蒋伯威身份的警察们一边安抚着这位年轻机智的受害人,一边追捕逃窜的蒋伯威,最终在三天后于一家宾馆将其成功逮捕。
蒋伯威被捕后的第二天,警方收到当地一位钓鱼佬的报案,报案人称他在江边钓上了一袋疑似抢劫案赃物的珠宝,警方紧急乘船捕捞,仅仅半天时间,价值八千万的珠宝全部归位。
这起轰轰烈烈的抢劫案似乎就此告一段落,唯一令警方和蒋伯威本人都摸不着头脑的是——为什么珠宝会莫名其妙地出现在江中,另外两个逃犯究竟去了哪里,哪怕是依照蒋伯威提供的两人身份信息也依旧无法找到他们的下落。
此时镜头调转到几次死里逃生的无辜证人李半青这边,他正在医院和自己的专属医生面对面谈话,而放在桌上的诊断记录赫然记载着三个名字——
李半青,李映洲。
以及,李雁白。
第34章
医生办公室白墙上的钟表开始倒转,剧情回到半个多月前案件发生的当夜。
野外登山露营的李半青意外撞破两名逃犯在林间抽烟的现场,错愕间,三人在黑暗中对视。
两名逃犯互相交换眼神,不约而同从怀中掏出凶器,脚踩落叶嘎吱嘎吱地大步靠近李半青。
双方在深夜的山林中展开激烈的追逐战,面对两名穷凶极恶歹徒的露骨威胁,李半青病症发作,只是一个呼吸间眼神变化,代表着反抗、冲突和暴力的第三人格李雁白正式上线。
李雁白是一个自认身份为顶级杀手的人格,在他的思维逻辑里,他大脑中自带一个兼顾任务发布、地形判定、计划制定、奖励发放等功能的杀手系统,面对被他列入威胁名单的所有对象,他都会不择手段地解决对方。
大多涉及人类大脑的病症都难以捉摸,无人知晓李雁白这自成体系的杀手知识从何而来,就连主人格都搞不明白。
李雁白所奉行的杀手原则有三,一是一击毙命,二是隐蔽无声,三是不留痕迹。
从选定目标到下手执行再到处理现场,一条龙服务全权包干。
从一开始警方就没有把李半青列为怀疑对象,自然对他过去受过搏击训练的经历,以及射击俱乐部的会员的身份都不甚在意。
毕竟这些经历最多只是让一个寻常人拥有不错的身体素质,单枪匹马且不留痕迹地反杀两名持械歹徒还是太过离谱。
李半青从未在任何人面前暴露过他的第三人格的杀手认知,比起时不时冒出来的第二人格李映洲,李雁白只有在主人公受到难以反抗的生命威胁时才有可能被触发。
即使是李半青的专属医生也仅仅知道李雁白性格偏激,是与李映洲完全相反的人格,对于更具体的信息同样一知半解。
当李半青在山林中再次苏醒,那两个气势汹汹的歹徒已然无影无踪,他面前只剩下脚边装着价值八千万珠宝的行李袋。
这里就牵涉到人格分裂中共享记忆的问题。
主人格李半青拥有自己和李映洲的记忆,而李映洲拥有自己和李雁白的记忆,杀手人格李雁白则是拥有自己和李半青的记忆。
也就是说,李半青完全不知道在人格替换的这半个小时里,李雁白究竟做了些什么。
甚至他都不敢确定,李雁白是不是那两个抢劫犯的同伙,毕竟以李雁白毫无下限的道德标准,这种事情他也不是干不出来。
案件发生的当天下午,李半青回到家,把赃物放进卧室柜子里,深呼吸一口气坐在电脑前,沉下心查询抢劫案的相关事宜,试图想出一个合适的办法将赃物归还原位。
凑巧的是,警察也在这时敲门询问。
所以在影片刚开始的十分钟里,几位警察其实已经和他们追查的赃物仅仅一墙之隔。
回顾整个探案过程,李半青从一开始就处于孤军奋战的第三方阵营,他既要紧随警方脚步探明真相,又要避免自己被纳入嫌疑范围内,同时还要提防蒋伯威下手。
无论是被灭口威胁,还是精神病史暴露后失去证人资格,又或是之后被蒋伯威绑架,一系列遭遇波澜迭起、环环相扣,其间不乏有李半青刻意安排的成分,譬如举报警方轻信精神病人证词的人就是李半青自己。
剧本后半段几乎都是李半青视角的案件过程,运筹帷幄且算无遗漏的主人格和杀伐果断而有条不紊的副人格一步步将整个剧本推向最高潮,节奏快得令人应接不暇,剧情爽得让人头皮发麻。
江漱阳看到剧本最后的结局给出三条支线。
一条是happy ending,结尾的镜头给到监狱里服刑的蒋伯威,他意外得知当初那朝夕相处一个星期的对象并非他以为的第二人格李映洲,而是他从一开始就定为目标的主人格李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