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在哈拉哈河东岸的荒野中,一支以橄榄绿色为主色调的部队正以战斗队形平稳地推进。担任前锋的是苏俄陆军现役的主力战车c-35,其设计借鉴吸取了爱制“凯尔特骑士”的主体构造和美制“游骑兵”的动力系统,凭借出色的综合性能获得了“钢铁哥萨克”的美誉。
在队列侧翼担任掩护的,是苏俄军队在30年代中前期格外推崇的快速轻型战车,这些以小口径火炮为主要武器的战车有着火力偏弱、装甲过薄等缺陷,但非常适合大纵深的快速穿插作战,在第二次哈拉哈河战役最初的进攻行动中,它们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机动性能。
除了c-35和bc-3、bc-4型战车,这支苏俄装甲部队中还能见到c-30以及kv-1,这两种战车在苏俄军队的装备划分中被归入“重型战车”的行列,但按照西方同盟国的标准,c-30只能算是中型战车,而40吨级的kv-1才是不折不扣的钢铁重骑兵。到1942年春,这种成功的重型战车已有四百多辆装备苏俄部队,而第二次哈拉哈河战役是它们首次在战场上亮相。
紧随战车部队前进的,是数十辆各种型号的装甲车和卡车载满穿着卡其色作战服的苏军步兵,这样的“机械化”距离真正的机械化作战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相较于上一次大战时期纯步兵作战模式已经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进步了。许多装甲车和卡车后面都拖曳着各种口径的火炮,其中尤以762毫米口径的榴弹炮最多——还未大规模装备突击炮和自行火炮的苏俄陆军,在野战以及攻坚战中还需要仰仗这些老而弥坚的火炮。
与第一次哈拉哈河战役的情形不同,苏俄空军这一次大举出动,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基本扫清了日满军队在海拉尔周边的航空力量,从而牢牢掌握住了战场制空权,并给予己方地面部队强有力的支援。
不过,作战距离的延伸和作战时间的延续显然影响到了苏俄空军的行动效率,午后的阿尔山,双方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攻防战,苏俄空军虽频频出动支援进攻部队,却没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及至傍晚,阿尔山的半个城区依然被日军死死守卫着,第1机械化军以两百多辆战车和上万步兵反复冲击,结果像是铁锤碰上了岩石,费尽气力却进展缓慢。
夜幕渐渐降临,这支向阿尔山东侧实施迂回作战的苏俄装甲部队距离自己的目的地越来越近,突然间,呼啸而来的炮弹如雨点般砸落在行军队列中,这一毫无征兆的打击让他们损失了车辆和人员。在军官们的临阵指挥下,这支部队好不容易后撤到敌方火炮射程之外,就在这时,成百上千的日军士兵在战车和装甲汽车的支援下突然从侧翼发动攻击,战场形势立即向着不利于苏俄军队的方向发展。在铿锵的履带声中,装备有57毫米炮的九七式战车不断喷吐炽烈的红焰,好几辆涂有红色五星标志的战车和装甲车转眼就被打成了火球!
危急时刻,苏俄步兵投入防御作战,利用37毫米、45毫米以及57毫米这几种口径不同的反战车炮从稍远的距离上开火了。对于装甲并不像kv系列那么厚实的日军坦克,苏俄炮手们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就在双方激烈交火的时候,数十辆九四式轻战车组成的战斗群全速奔来,一转眼的功夫便杀进了苏俄军队左翼,把俄国人好容易组织起来的火力搅成了浆糊……
照明弹起起落落,烈焰火光此起彼伏。在这忽明忽暗的荒野中,石原松太郎将小半个身子探出战车舱口,一面焦急地注视着前方,一面不安地祈祷他的驾驶员平野小次郎能够尽快排除战车的机械故障。
嘎嘎嘎……
对日军官兵而言,大正三年式重机枪的嘶鸣声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个步兵机枪组就在距离自己不到二十米的地方趴着。侵华战争的大多数战斗中,日军战车都是被中国守军的步兵摧毁的,正因如此,日军步兵们养成了与战车部队密切协同的习惯——只要两条腿跟得上,步兵们几乎与自己的战车寸步不离,但像俄国人那样直接搭乘战车作战的倒是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