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亚速尔危局与欧洲壁垒

惊心动魄的圣米格尔海战结束后,美英舰队屯驻特塞尔岛,同盟国舰队驻泊在圣米格尔岛,整个6月上旬,双方主力舰队均没有新的大动作,亚速尔战线暂时趋于平静,但这绝不意味着双方将在这里和平共处,表面的风平浪静掩盖不了暴风雨到来的气息。在此期间,双方都在想方设法增补兵力,同时扼断对方的海上补给线,在舰队大战中鲜有发挥机会的潜艇部队找到了用武之地。在6月3日至12日的短短10天时间里,美英潜艇在亚速尔海域击沉击伤敌方舰船达41艘,同盟国潜艇亦取得了击沉16艘、击伤19艘的出色战绩。

6月14日,美英军队从特塞尔岛向相邻的圣若热岛发起登陆进攻,美英舰队以多艘战列舰实施炮火支援,而同盟国在圣若热岛仅有三千部队,这里的防御工事也远逊于特塞尔、弗洛雷斯以及圣米格尔。面对美英军队的强大攻势,同盟国军队面临着两难的抉择,要么坐视敌人占领圣若热,要么投入海空兵力阻止对手的登陆行动。经过德军总参谋部、海军参谋部以及公海舰队三级指挥机构反复的权衡与争论,最终得出了一个折中的策略——部署在亚速尔群岛的航空部队倾力出击,打击美英登陆舰船以及支援舰艇,贝恩克上将指挥的同盟国主力舰队仅在后方伺机而动。

如若战斗按照德国人的设想进行,从皮库岛、圣米格尔岛、弗洛雷斯岛起飞的陆基战机以及从同盟国舰队起飞的航母舰载机将大量击沉敌方登陆舰艇,重创敌人的炮击舰队,这样既守住了圣若热,又痛击了美英主力舰队,正可谓一石二鸟,然而战斗的发展却远远偏离了这一设想,美好的愿景变成了可怕的梦魇,原因无他,美英已在特塞尔岛集结了数量可观的陆基战斗机,并且建立起了有效的雷达预警体系。14日上午,美英战机以损失44架的代价击落了78架同盟国飞机,到了下午,空中战斗更呈现一边倒的局面,美英航空部队以区区31架的损失打下了74架同盟国战机,而在战斗中被同盟国飞机击沉击伤的美英舰艇不足20艘!

15日,登陆圣若热岛的美英军队猛攻被德军占据的制高点,从特塞尔岛起飞的美英战机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队的进攻,而同盟国航空部队因前一日的惨痛损失心有忌惮,这一天的几次出击都草草收场。无奈之下,贝恩克上将率领舰队北上,于16日凌晨对特塞尔岛的港口和航空设施进行炮击,并分派一支巡洋舰分队对美英军队在圣若热岛的登陆场展开夜袭,这一行动大大鼓舞了受困圣若热岛的德国军队,然而天明之后,美英舰队曾经遭遇的噩梦降临到了同盟国身上,成群结队的美英战机向贝恩克的战舰扑来,在圣米格尔岛海战中风光无限的“马肯森”号连中四枚炸弹和一条鱼雷,于16日上午9时34分沉没在特塞尔岛以南60多海里的位置,德意志级战列舰“普鲁士”号和“西里西亚”号也在敌方空袭中遭到重击,担当后卫的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则在与美英巡洋舰队的战斗中被强大的美国战巡“列克星敦”号击沉。

经此一战,亚速尔群岛的同盟国军队元气大伤,纵使从欧洲战场紧急抽调的两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和德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抵达圣米格尔岛,也难以扭转颓势。至19日,美英军队肃清了德军在圣若热岛的抵抗力量;22日,美英军队对同盟国重兵把守的皮库岛展开登陆进攻,失去海空掩护的同盟国军队在敌方战机和舰炮的肆虐下损失惨重,而皮库岛的纵深又不足以支撑他们进行纵深防御或游击作战,经过一个昼夜的苦战,守军向上级指挥部发出了撤退请求。为了救出受困的七千多名同盟国军人,同盟国舰队再次趁夜出动,结果在皮库岛以西遭遇美英主力舰队,这次贝恩克没能再次上演以少胜多的好戏,他的舰队在夜战中败下阵来,若不是德国驱逐舰群的拼死掩护,这一晚完全有可能成为他的滑铁卢。

24日和25日,同盟国勉强利用驱逐舰和潜艇从皮库岛撤出了约两千名士兵,到了26日,残存的同盟国守军向美英军队缴械投降,而在此之前,美英军队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亚速尔群岛中部的另外两座小岛,随着皮库岛之战落下帷幕,亚速尔群岛中部岛群完全被美英占领。

6月间,亚速尔战役的形势朝着对同盟国极其不利的方向发展,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参战与否,区别愈发显现。可无论德国如何拉拢利诱,维也纳和罗马的掌权阶层依然抱定态度继续观望,而在皮库岛陷落之后,德国海军参谋部经兵棋推演发现,眼下就算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火速参战,并以全部主力舰投入亚速尔战场,同盟国舰队击败美英舰队的胜算也只有三成不到。如此,德国高层在亚速尔群岛做战略性放弃的想法日益加深。

另外一边,德国和爱尔兰军队进攻英国本土的作战行动虽较预期迟缓一些,但经过一个多月的鏖战,同盟国最大的收获便是击垮了英国皇家空军,从而掌握了威尔士和英格兰地区的制空权。6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斯诺登尼亚战役在威尔士中部打响,结果同盟国军队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胜利。从大战略角度来看,只要成功拿下英伦诸岛,就算英国王室和政府流亡海外继续作战,美国

人想要踏足欧洲也无立足点。

1933年7月10日,同盟国的君主、政府首脑们或全权代表齐聚风景如画的巴伐利亚小城贝希特斯加登,举行大战爆发以来的第一次峰会。自1882年德奥意缔结三国同盟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和扩张,同盟国的势力版图已横跨亚欧非大陆,军事和政治触角遍及全球。在如今的欧洲,除瑞士、挪威、瑞典、卢森堡、英国、苏俄之外,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已加入同盟国阵营,只不过同盟条约依然保留着它原始的防御性质,所以在德国主动进攻英国的情况下,只有爱尔兰应德爱两国的军事协定参战。

心高气傲的德国人之所以能够容忍这些“小弟”作壁上观,一方面是以德国和爱尔兰军队的实力应付英国本土武装绰绰有余,其他同盟国家的军队去了不但无益,还会反过来拖后腿;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保持中立,相当于在德国周边制造了大量的缓冲区,能够让德国尽可能的避免多线作战,而且德国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几乎每个同盟国家的资源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为之所用。

“告诉诸位一个好消息,数日前结束的斯诺登尼亚战役已经扫尾,此战歼灭英国本土军……二十二万三千九百六十一人,俘获……九万四千四百七十人,缴获军旗……一百三十四面,俘虏少校以上军官……两百零九人,摧毁战车……九百六十九辆,缴获战车……一百三十二辆,缴获大炮……四百零五门,另歼灭和俘获英联邦军……十八万四千三百五十八人。”

德国皇储小威廉以抑扬顿挫的语调向前来参会的君主首脑们通报了最新取得的丰硕战果,作为德军总参谋长和对英作战的总指挥,他有充分的理由享受这场胜利所带来的荣耀。

等到热烈的掌声平息之后,小威廉向自己的父亲欠了欠身,以示将这一份厚礼献给伟大的皇帝陛下,接着,他洋洋得意地说道:“经此一战,通向英国腹地的道路已经敞开,用不了几个星期,我们的军队就将横扫威尔士和英格兰,直至进抵伦敦城下。我们对英国本土的封锁从开战持续至今,区区几条漏网之鱼不足以维持英国的物资消耗,现在英国本土军队不论兵员还是装备都已接近枯竭,而且士气日益降低,有的英联邦军队甚至一战即溃。有鉴于此,我们重新调整了对英作战的计划预期,两个月——最多在落叶之前,我们将会结束在英国本土的作战行动,战争的方向将从陆地转向海洋。如大家所知,近期我们在亚速尔群岛打了一场败仗,海军的损失令人无比伤怀,那里的形势很不乐观,也许我们能够守住防线,也许不能,我们计划用四到五年的时间建造三十艘全新的主力舰和二十艘航空母舰,加上对现有舰只的现代化改装,届时德国公海舰队将具备碾压美英海军的强大实力,而在此之前,我们将在大西洋继续跟敌人作战,我们将尽力阻止敌人逼近欧洲。或许,这场战争会随着敌人的妥协而结束,但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我们要做好抵御敌人进攻欧洲的准备,在占领英国本土之后,这条保卫欧洲的防线应从最北边的冰岛延伸至直布罗陀,我已经为这条防线想好了名字……欧洲壁垒。”

威廉皇储所说的内容,多数都在人们的意料当中,而当他说到直布罗陀,嗅觉敏锐者莫不察觉到了背后的不凡意味。未能从英国人手里索取到直布罗陀要塞被认为是德国在《伦敦停战条约》签署中的最大败笔,而在葡萄牙危机期间,德国人曾试图同时夺取亚速尔群岛和直布罗陀要塞,但碍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现如今德国人要打造欧洲壁垒,那么这条防线最南端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便是扼守地中海出入口的直布罗陀要塞,由此看来,德国人这次对它已是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