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9月3日,晴。德国海军第2飞艇中队所属的齐柏林硬式飞艇照例沿着荷兰和比利时海岸线巡航至英吉利海峡。为了避开协约国飞机的拦截,这些德国飞艇通常飞行在三千米以上的高空。寒冷稀薄的空气给飞艇乘员带来了不少麻烦,而从几千米高空辨清海面的船只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这一天,进入英吉利海峡实施巡航侦察的是编号为l-12号的德国海军飞艇。这是一艘崭新的、使用铝制龙骨的大型飞艇,它的长度达到1606米,直径超过18米,依靠分装在24个气囊内的31万立方米氢气浮在空中,无风状态下的最高时速为90公里,用于执行轰炸任务时可搭载26吨的炸弹或燃烧弹,惊人的续航力使之能够从德国飞抵欧洲的任何一个角落。
在飞机获得足够升限和对空攻击力之前,齐柏林飞艇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变化无常的天气。
上午10点差5分,l-12号飞艇乘员在朴茨茅斯与勒阿弗尔之间的海面上发现了密密麻麻的船只。望远镜中,它们的数量多得像是浪尖的水花,而它们烟囱里排出的煤烟在几百米的空中形成了一条条烟带,场面蔚为壮观。
意识到英国海军正进行一场重要的军事行动,德国飞艇乘员立即通过无线电发报机将情报拍发给指挥部。在不超过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准确的电文就已经分别放在了提尔皮茨、穆勒、波尔以及舍尔的办公桌上。
中午的时候,远在色当的夏树收到了公海舰队司令部经陆军参谋部转发来的密电,由此获知了英国海军正在英吉利海峡展开大规模航渡行动的情况。
自从德国混编舰队与英国海峡舰队在北海西南角发生激战之后,英国海军像是一条进入了冬眠期的蛇。半个月以来,除了在靠近英国海岸的海域,偌大的北海几乎看不到一艘英国水面舰艇,仅有的几次战斗也是在英国潜艇与德国的警戒舰船之间展开,双方各有损失,而不论交战的过程还是结果,都没有使北海格局出现任何变化。
在英吉利海峡,英法之间的航运从战争第一天开始就处在繁忙状态,特别是在8月10日前后,随着第一批英国远征军启程前往法国,从南安普顿、朴茨茅斯到勒阿弗尔、鲁昂的航运达到了高潮。据说当时每十分钟就有一艘运输船由英国港口开出,将训练有素的英军士兵连同数以万吨计的作战物资,包括马匹、火炮、弹药以及医疗用品,安全运抵法国。几天之后,第一支英军部队就在蒙斯同德军交上了火。不过,日德兰海战以出乎意料的方式改变了北海战局,也使得英国的处境变得危机重重。受到来自民众和议会的重重压力,英国军方决定暂停对法派遣远征军的行动,而已经抵达法国的一万多名英国士兵则继续同法国人并肩作战。由于英法两国的武器弹药规格并不完全相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英国船只仍向法国运送作战物资,并将伤员撤回本土,但航运的规模已从高峰滑落,每天往返于英吉利海峡的船只不超过二十艘。
自战争爆发以来,德国海军的水面舰艇还未尝进入英吉利海峡,但是从英国参战的前一天开始,德国潜艇就在这一水域展开了攻击行动。8月3日,u-7在加来附近击沉了一艘法国货船,u-8在勒阿弗尔北部海域接连向两艘法国军舰发射鱼雷,击沉法国驱逐舰一艘。8月4日,英国参战,大批英国舰艇驶出港口,严密封锁着进出英吉利海峡的通道,并为横渡海峡的英法舰船护航,德国潜艇在英吉利海峡的活动变得步步惊心——8月9日,u-10浮出水面充电时遭到英国驱逐舰攻击,勉强带伤撤离;8月13日,u-6在浮航状态被英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8月20日,u-33在攻击一艘英国货船后遭多艘英国护航舰艇围攻,因潜艇故障而被迫投降……
一个月来,德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损失了潜艇2艘,而确认击沉的协约国舰船共有14艘,体型最大的是一艘8000吨的运煤船。相比较于从8月下旬开始在北大西洋航线展露身手的几支德国潜艇分队,负责英吉利海峡作战的德国海军第3潜艇分队日子过得着实有些艰难。
对于这一切,“做客”西线的夏树从未忽略。通过参与第5军团的作战行动,他对德国陆军的战略战术以及战场表现有了切合实际的了解,也试着从战争全局的高度看待海军作战,由此获得了一些新的启发和设想。尽管凡尔登战役还未结束,威廉皇储军团仍有功亏一篑的危险,但自己力所能及地帮到了这里,继续待下去已没有太大的意义。
夏树以军情变故为由辞行,威廉皇储依依不舍,再三讨教,希望“霍亨索伦天才”的智谋能够帮助自己继续赢得胜利,而作为回报,他允诺夏树,有朝一日需自己帮忙时,哪怕是违逆上意,也必定挺身而出。
夏树收下了这份人情,为免将时间花在颠簸途中,他在离色当最近的德军机场登上了一架双座侦察机,从西线直接飞回本土,然后乘专机飞往威廉港。
此时的威廉军港,集结了德国海军现有力量中的绝对精锐。八艘主力舰——“国王”、“凯撒”、“德弗林格”、“大选帝侯”、“
奥尔登堡”、“戈本”、“毛奇”、“布吕歇尔”,皆是火力凶猛、航速傲人的公海利剑。前四艘接连参加了日德兰海战和弗兰德斯海战,出色的作战性能有目共睹;后面两艘得益于船厂工人的日夜抢修才及时回归海军作战序列,“大选帝侯”号是国王级战列舰的第二艘,经过海试、调整和训练,于8月下旬正式服役。
在“国王”号的桅杆上,夏树看到了莱因哈特·舍尔的海军上将和舰队司令旗。
他知道,德国混编舰队在弗兰德斯之战中虽然赢得了胜利,沉重打击了英国海军的信心士气,却让首次以主力舰队指挥官身份出战的舍尔充满遗憾。因为自战争爆发以来,他还没有亲自指挥舰艇或编队击沉过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英国主力舰。
尽管没有提前沟通,在与舍尔碰面之后,夏树高兴地看到,两人默契依旧。他们一致认为,为了掩护本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实施的大规模兵员物资运输行动,英国本土舰队必定会在北海进行策应——这是一次彻底打败英国海军的宝贵契机!
除了8艘状况良好的主力舰,舍尔还集结了7艘轻巡洋舰和28艘大型鱼雷艇组成的护航兵力,另以2艘旧式战列舰、4艘装甲巡洋舰、14艘大型鱼雷艇、5艘鱼雷艇母舰以及载机母舰“俾斯麦”号组成支援舰队。
这基本上是德国海军现阶段所能拼凑出的最强阵容,也是夏树在接连两场重要海战中编排的战术配置。
在出击时机、战术谋略以及进攻的决心上,夏树和舍尔总能够不谋而合,但这一次的对手实力究竟如何,两人却有着不尽相同的判断。
日德兰一战,英国本土舰队主力舰只折损过半,加上德国海军用水雷和潜艇在斯卡帕弗洛成功阴了英国人一把,英国海军在本土海域的力量已经降到了几百年来的最低点。舍尔觉得就算英国造船厂昼夜轮班、拼命赶工,修复舰艇的速度也不至于比德国造船厂快很多,所以此次策应英吉利海峡的运兵行动,他们派出的舰队很可能是由4-6艘主力舰、6-8艘老式战列舰、若干装甲巡洋舰以及四十艘左右的轻舰艇组成,将其击败的任务并不轻松,但作战的前景总体上还是较为乐观的。
尽管德国海军部获得的谍报表明,英国部署在地中海的三艘战列巡洋舰至少有两艘仍协同法国海军防备奥匈帝国海军和躲进奥斯曼土耳其海域的“冯·德·坦恩”号,但在夏树看来,英国人可不会做那样舍本逐末的买卖。他觉得英国海军已经将三艘战巡全数召回本土,只有那些老迈的、不适合主力舰队交战的装甲巡洋舰还继续留在地中海。所以,英国本土舰队目前可动用的力量并不在德国公海舰队之下,最悲观的情况,是德国舰队此次需要面对10艘以上的英国主力舰,以及数量明显多过己方的老式战舰和轻型作战舰艇。
夏树的担心有各种理性的考虑作为依据,而这对舍尔来说显然属于“不同的声音”。听过了舰队参谋长的分析,他意识到自己最初的估计确有可能过于乐观了。不过,英国本土舰队可动用的舰艇数量是一回事,派出作战的舰队规模就又是另一回事了。他们是否有勇气倾巢而出,这取决于谁在执掌英国本土舰队的指挥权,亦与英国军政高层的态度和决心密不可分。
现在,夏树已经无从在历史中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战争谋略的虚虚实实也让他难以准确判定各方情报的真伪。在与舍尔商议之后,他同意舰队于午夜起航,以便在次日上午飞艇和飞机能够出动侦察时前出到东弗里西亚群岛海域,从而占据利于机动的作战位置。